第三百二十二章 内在逻辑

作者:拉风的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只是考虑到青山书院跟朝廷的紧张关系,苏文想通过做一些事情,向朝廷表达一些书院的善意。

这并不意味着他代表书院向朝廷低头,而是表明书院对朝廷有用的态度。

钱浩然连这样的态度都不屑给姬长歌,骨气硬朗得很。

但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

没有朝廷的支持,钱浩然无法通过官方力量支持晋升序列六,最终只能另辟蹊径,甚至试图推翻程子的体系谋求晋升,风险极大。

如今钱浩然将晋升契机放在了归墟,这才避免了一场儒家内部门派的内讧。

当时苏文不知这个过程有多危险,然而晋升史家超凡,有了更广阔视角之后,复盘此事的时候,他依旧为当时钱浩然的决定暗暗捏一把汗。

不仅仅钱浩然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哪怕成功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被颠覆了系统的儒家序列,不仅会导致程子遭到重创,遵循程子这一套体系的儒门超凡,都一样会被重创,超过一半的超凡者无法从重创中走出,儒家势力会陷入漫长的衰弱期。

钱浩然必然会被儒门当成罪人。

哪怕之后的儒门能够以更强的姿态崛起,也不会有人感激钱浩然。

跟朝廷关系紧张,第二个弊端便是,青山书院的学生,不仅仅在抡才大典上遭到打压,哪怕会试取得好名次,也很难得到好的官职,几乎谈不上有前程可言。

苏文自然不愿意青山书院的学子继续这种命运,如果能帮朝廷解决这件案子,说不定是一个可以跟朝廷缓和的契机。

……

发现考卷的三个地方,都位于大梁城的外城城东区,印刷行业十分发达。

黑工坊印刷一些落魄文人撰写的艳情话本,灵异故事,在市民中颇受欢迎,屡禁不止。甚至部分小报还涉及邪教,以及抨击朝政,抹黑重臣、颠覆皇权的耸人听闻言论,因而朝廷对这些小报的查抄可从没停止过。

只是小报成本低,利润高,很多黑工坊还是愿意铤而走险。

大梁府每月都能查抄出几家这样的反动刊物,只是手段用尽,效果依旧微乎其微。

而这一次突击搜查,查出了大梁府知府叶蒙德做梦都不敢想的大案。只是始终找不到犯案之人,如不是这案子已经通了天,皇帝陛下早已知晓,他都想屈打成招,将查抄的黑工坊坊主当成首犯,草草结案算了。

案情毫无进展,叶蒙德整日长吁短叹,感觉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了尽头,弄不好连荣退的可能都没有,抄家流放,才是最终下场。

见内厂大档头过来领走档案,叶蒙德喜出望外,恨不得把此案彻底移交内厂,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