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一唱一和

作者:枝上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实萧元度是见过的,只不过是在前世,并没怎么深入了解过。

他也没有打断的意思,枕着手臂看姜女比划。

目光不自觉随着她纤长的十指移动。比划个陂池而已,上下翻飞的,倒好似在跳舞……

分神片刻,心底一凛,视线忙从她身上移开,随便找了一处落脚点定住。

姜佛桑并没有察觉他的异样,还在徐徐讲述,“陂塘的主要功用就是蓄水抗旱,或是以陂塘为轴心引申出浇灌水渠。有了这些,水旱从人虽未必,多少能够抗旱保收。

“南地诸多世族庄园都是承陂之家。正是因为有着千顷之陂这样优越的灌溉条件,哪怕积年亢旱,贫穷农户禾稼不登,富室大族也照旧保收保熟,所失甚微。

“陂塘的建造也有讲究,就以镜湖为例……两县界之间筑塘蓄水,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洪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所以无凶年。

“这些堰堨陂塘一般都有专人管理,譬如堰有堰官、陂有陂吏。也定有相应的管理措施,这样就能避免百姓因争水而生乱。”

萧元度听完,沉吟良久,却是摇了摇头:“南地水网纵横,雨量也充沛,兴建陂塘倒也便宜,在北地却是功大于用。”

姜佛桑对北地的了解到底不如他多,不过将气候与地理结合,稍想了想也便明白了。

“夫主之意,还是要以引水灌溉为主?”

萧元度确有此意,“巫雄有几处旧渠堰,年代久远,废毁多时,多不能用;疏通旧水迹的同时,还要营造新得才行。”

不过如此一来必然需要大量人力,人力若足,一春之功便可成立。

“导渠引流,脉散沟并。”姜佛桑颔首赞成,“今日这场雨解了燃眉之急,争水之事应会大大减少。农忙业已过去,入冬之前的这段时间工价极低,衙署可趁此时机征发匠役民工,如此,贫民多份收入过冬,衙署也能节省些开支。”

萧元度扯了下嘴角,“那些械斗的刁民也有了安置之处。”

姜佛桑眉眼微弯,“夫主英明。”

萧元度这才意识到自己竟与姜女聊了这么多,还一唱一和起来。

笑容顿收,转头继续盯着房梁。

这回换姜佛桑打破了沉默,“夫主在想什么?”

姜女大抵以为他在想具体举措,事实是他又跑神了。

“我在想——”清了清嗓,“种个地可真够麻烦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