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堉的身边如今只有一群立场存疑的厂卫,确实是缺少可靠的幕僚与帮手,有些事情只能依靠自己一人,难免是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他这个时候并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就把自己最关键的底牌透露给了李传文等人,就是希望李传文等人能够协助他把朱和增所留下的这些证据全部梳理一遍,让这些证据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另一边,李传文、肖文轩、郑以诚三人听到朱和堉的解释之后,不由皆是一惊,没想到朱和堉手里还真有扭转乾坤的底牌。
眼见到李传文等人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朱和堉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直接把三人领到自己的房间,让他们亲眼见到朱和增所留下的那一箱子账册与书信。
亲眼见到这些证据之后,李传文等人终于相信了朱和堉的说法,认为朱和堉确实有可能赶在新钦差抵达洛阳之前,一举赢得这场与藩宗势力的较量。
再加上,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并没有得到赵俊臣的明确指示,拥有一定自主行事的权力,所以他们二人轻声商议片刻之后,最终还是在朱和堉殷切盼望的目光之下,决定按照朱和堉的想法做事,也就是赶在新钦差抵达洛阳之前,利用朱和增所留下的这些证据,彻底定下藩宗势力的罪行,让藩宗势力再也无力翻盘与抵抗!
*
“我等原本就是受到赵阁臣的授意,赶来洛阳辅佐太子殿下做事,如今既然是太子殿下胸有成竹,我等自然是全力相助!”
做出决定之后,李传文与肖文轩、郑以诚三人一同向朱和堉拱手做出保证。
其中,肖文轩一直把李传文视为老师,自然是唯李传文马首是瞻,李传文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但郑以诚则是脑子有些晕乎乎的,不知道自己明明是打算投靠赵俊臣,为何就突然要为太子朱和堉做事了,但如今他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朱和堉见到李传文的承诺之后,也顿时是大喜过望,再次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态度,连连向李传文等人表示感谢、做出事后回报的承诺。
接下来,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谁也不知道朝廷的新钦差会在何时抵达洛阳接手所有事情,朱和堉与李传文等人并没有耽搁任何时间,立刻就行动了起来,开始整理朱和增所留下的这些账册副本与书信。
在整整一箱子证据之中,哪些证据可以直接发挥作用?哪些证据还不够完善容易被倒打一耙,还需要进一步寻找佐证?哪些证据因为牵连太广的缘故不能轻易公示于众?哪些证据关系重大能够给予藩宗势力沉痛一击,必须要重点留意?
根据不同情况,众人把这些证据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归纳,已是大抵摸清了这些证据的具体情况。对于未来的局势发展也有了大概的评估。
李传文拥有极强的工笔能力与诉讼经验,肖文轩则是学识极佳、思维敏捷,郑以诚身为洛阳知府,不仅是政治眼光不俗,对于洛阳本地的情况也是知根知底,朱和堉有了他们三人的协助之后,整理与梳理这些证据的进度自然是大为加快。
当然,这些进展只是最初步的成果,后续还有许多事情等待他们完成。
事实上,若不是因为有李传文等人的协助,朱和堉想要独力完成这些事情,至少需要三五天时间,还必然会出现许多疏漏。
等到这一切事情暂且告一段落,时间已是晚上亥时,窗外夜色沉沉、弯月悬挂,众人也皆是有些心神疲乏。
眼见到李传文等人的疲态,朱和堉则是精神振奋,也再次发挥了自己礼贤下士的一面,亲自安排人手为李传文等人准备夜宵,再等到众人一同食用夜宵之际,朱和堉更是刻意放下身段与众人同桌而餐、拉近关系,还不断夸赞众人的能力与作用。
这样一来,李传文等人虽然是心神疲乏,却也极为受用,哪怕原本有些不情不愿的郑以诚,这个时候也不由是消除了一部分抗拒心理。
最终,众人吃完夜宵之后,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就跟着郑以诚一同离开了福王府,相约明天清晨时候再次相聚商议下一步的计划,朱和堉也是亲自相送,就好似他已经把李传文等人视为心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