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南京码头.

作者:虫豸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与此同时,也没有任何人发现,朱和坚的亲随太监贾伦、以及朱和坚的一批侍卫仆从,皆已是消失不见,就好似他们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一般。

*

却说,当朱和坚等人登上船头之后,很快就见到南京码头上的情况。

虽然只是遥遥相望,但朱和坚依然能敏锐察觉到南京官场现阶段的复杂情况。

按理说,朱和坚乃是皇子、准储君,明面上又担负着南京祭祖的重任,身份自然是无比尊贵,所以南京各界迎接朱和坚之际,就应该是队伍整齐、秩序井然才对。

但实际上,朱和坚遥望之下,却发现南京码头之上、迎接自己的南京各界人士,竟是队伍极为松散,分裂成了不同团体,相互间刻意拉开了距离、也几乎是没有任何交流,远远就能感觉到码头上的冷肃气氛。

很显然,南京官场已是出现了严重的内部分裂现象,而且彼此之间敌意极重,否则就无法解释朱和坚所见到的这一幕现象。

看到这般情况之后,朱和坚暗暗想道:“看样子,赵俊臣当初所提议的那项毒计已然是奏效了!南京官场内部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很容易就可以逐个击破、分而治之!

南京六部……近三百年来一直是统辖着江南各界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权势极大,更还是根深蒂固,江南境内的官员、士子、商人皆是受到了南京六部的诸多好处……

所以,江南各界势力也皆是都不愿意看到南京六部失去权柄,朝廷中枢数百年来屡次想要收权,但每次都是功败垂成,而现在却是因为赵俊臣的毒计,就被彻底动摇了根基、也彻底失去了人望……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或许将会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暗思之际,朱和坚心中回顾着赵俊臣针对南京六部所提议的那项毒计,心情不仅没有轻松,反而是愈发充满了忌惮!

这是因为,赵俊臣所提议的那项毒计,实在是过于阴损,朱和坚当初知晓了这项计划的详细内容之后,更是一度颠覆了他对于赵俊臣的认知,只觉得赵俊臣的心性要远比想象之中更为毒辣卑鄙,所以他每当是回想起这项计划,心中对于赵俊臣的忌惮之意就会再次加深一层。

*

赵俊臣针对于南京六部的计划,概括起来就是内部分化、激发矛盾,又细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斩首抽骨”、“抽血换髓”、“病急乱医”、以及“妙手回春”!

所谓“斩首抽骨”,就是趁着朝廷中枢上一次出手整顿清洗南京官场之际,不仅是把南京六部的几位魁首人物尽数罢免定罪,就算是南京六部之中那些办事能力较强的中层官员也都要尽数撤换,只留下那些或贪酷、或无能的劣质官员。

这样一来,南京六部自然是群龙无首,也失去了实际办事能力,就会彻底陷入瘫痪状态。

所谓“抽血换髓”,则是朝廷中枢为南京官场换血之际,刻意安排一些性格不符、只会坏事的官员担当重任。

譬如说,朝廷所任命的南京吏部尚书名叫吴陉人,此人的性格乖张不合群,不懂得聚拢人心却又喜欢排斥异己,由他担任南京吏部尚书之后,江南地区的全体官员都将是永无出头之日,定然是有功轻赏、有过重罚的局面;

又譬如说,朝廷所任命的南京户部尚书,名叫汪正,此人则是性子贪婪吝啬、又喜欢斤斤计较,由他担任南京户部尚书之后,必然是时不时的勒索商人、摊加税赋,而且这个人还是出了名的翻脸无情、收了银子也不办事,整个江南地区的商贾与农户必然是都要苦不堪言;

再譬如说,朝廷所任命的南京刑部尚书,名叫李子雍,此人如今已是耳顺之年,一向是是老弱昏聩,也屡屡有失察之过,由他担任南京刑部尚书之后,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也必然会引起江南境内的民怨沸腾;

还譬如说,朝廷所任命的南京礼部尚书,名叫沈欣文,此人乃是依靠祖荫为官,本身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还喜欢故作聪明、嫉贤妒能,由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之后,不仅会闹出许多笑话,江南贡院里的学子们也定然是要大祸临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