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仲魁也不管他和贾琏如何争辩,走下轿子,便见周围人山人海。
顿时反应过来,还有一个半月,就是今年的县试,此时又是年节期间,来文昌帝君庙的人真不要太多。
而附近的人看到真的是他,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但凡是读书人或者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举人,无不对着他拱手行礼,口称见过‘六元公’。
石仲魁忙拱手,对着四周回礼。
随后眼珠子一转,走向几个明显有一定声望,穿着儒袍的中年人。
再次拱手后才笑着道,“见过各位贤达。”
“不敢,不敢,当不起六元公如此称呼。”
几人忙一揖到底,这才满面红光的笑着道,“末学后进见过六元公,今日能得见六元公,实是三生有幸。”
“前辈客气,却是本官一时忘了2月初便是应举月,如此大张旗鼓祭拜帝君,实是扰民。”
石仲魁其实根本不需要喊这些举人、秀才前辈。
科场一向以名次轮高低,更别说这些人连进士都不是。
但还是那句话,谦虚点总归不是坏事。
否则读书人嫉恨你时,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造谣、诽谤,甚至编故事都是常事。
最怕的便是借着写名人传记时,来个九真一假,以至于后世根本辨不出真假。
即便石仲魁是六元魁首,一生都会被正史记录,但比起小说、传记、花边趣闻和戏曲。
正史的传播度基本等于0,民众听多了,反而会觉得正史才是假的。
所以深知这些的石仲魁,对上,一向是惹我了,有好处便怼。
对下,那是尽可能的谦虚、亲民,并且绝不做妨碍、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事。
反正即便是熬资历,升官的速度也不会比其他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