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以大宗伯之职入阁辅政者,多不可数。”
“再者,排资论辈也自然是思明兄最为合适。”
张居正说道。
而潘晟起身作揖:“元辅谬赞了。”
算起来,潘晟比张居正还年长七八岁。
嘉靖十九年,潘晟便考中乡试第七名。
嘉靖二十年,潘晟在殿试夺得榜眼,授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一职,被安排协助修编《大明会典》。
隆庆四年,潘晟即累官至礼部尚书。
官场沉浮,潘晟的的确确是老资格了。
申时行、张学颜等人闻言都点了点头,确实,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潘晟了。
若是吏部尚书王国光或者是户部尚书张学颜入阁,那就直接是放弃了一个重大的实权衙门。
明升暗降,莫过于此。
“仆此去江南,一去就是两年,诸位可有愿随仆实施新政的?”
张居正环视四周问道。
“学生愿随恩师去。”
“元辅,本部堂愿去!”
众人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心迹。
“仆虽去江南,但朝堂中枢不能乱。
须知三人成虎,朝堂无人,事难全矣。”
“子鲁,你可愿随仆下江南?”
最终张居正的目光定格在了金学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