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的佩刀,是长谷部国重的作品。
在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之时,发现了一名比睿山延历寺的僧人躲藏在厨房橱柜下。
愤怒之下,织田信长将那个僧人连同橱柜一同劈为两半,此刀因此得名“压切”。
“羽柴秀吉不在朝鲜,怎么却突然返回了京都?”
织田信长的面色不善,显然对羽柴秀吉不经自己的军令而擅自返回而感到恼怒。
“让他来见我,我都要看看羽柴秀吉这次胆敢回来是为了什么?”
家臣前脚刚走,就有几个侍女为织田信长送上了刚刚泡好的茶。
闻着这沁人心脾的茶香,就连织田信长刚刚狠厉的心思都平淡了许多。
轻轻端起盛着茶的玉碗,织田信长将其一饮而尽,连声赞叹道:“好茶,好茶。”
茶道在唐朝时期从中国传入倭国之后,便一直受到倭国高层的喜爱。
松永久秀叛变后被逼到绝境之时,织田信长让其交出茶具“平蜘蛛”便可饶其性命。
但是松永久秀选择了点燃火药和平蜘蛛同归于尽。
织田信长平日酷爱茶道,并且有收集茶具的癖好。
他会把茶具以及举办茶会的特权当作荣耀赏赐给下属,其下属拿到茶具甚至比得到封地还要开心。
早在足利幕府时期,茶具已经是权威的象征。
在十六世纪的后半部分倭国的文化进入了安士桃山文化时代,这种文化以奢侈华丽而闻名。
从幕府到民间,各种名流竞相购买茶具,其中织田信长最为著名。
作为结束倭国混乱时代的人,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在茶道上的造诣并不是十分的出众,他对茶具的热爱在当时与其它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为了收集这些茶具,织田信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开发所谓的“狩猎名物”。
织田信长不仅把收集茶叶当作一种爱好,而且把它们作为筹码来增强他的政治威信。
在得到各种各样的茶具之后,织田信长并不是简单地把它们当作珍藏,而是把它们用于政治和外交,为其统一倭国的大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