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向大明皇帝说出了此事。”
朝鲜王李昖急不可耐的问道:“那大明的皇帝怎么回答你?”
“大明的皇帝对我们朝鲜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微臣。”
柳梦鼎道,“微臣又在大明的鸿胪寺等了许久,然后等到了大明礼部的官员前来。”
“他们说大明的天子敕原朝鲜国主李昖以国姓,封安国公,世袭罔替,赐京城宅院一座,婢女一百,白银万两。
去朝鲜国号,代之以安平,地位与大明十三省相同。”
“朝鲜诸官来附者,大明的内阁拟定其赏赐,在地方者保其原官,按品阶赐千两至百两不等,待平定祸乱之后再行官职变动。”
“那这么说大明同意了,我们要内附了?”
一时间,朝鲜王李昖陷入了狂喜的状态中。
“哈哈哈哈哈哈我们李氏朝鲜有救了,不,是大明的安平有救了!”
此时的朝鲜王李昖没有半点失去了国家,成为别人臣子的愁苦,反而还有些欢呼雀跃起来。
毕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对大明文化的无上崇尚。
此时的朝鲜王李昖与当初蜀国后主刘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间乐不思蜀也!”
公元263年,魏国灭蜀国。
后主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而无实权的“安乐公”爵位,为了防止蜀汉势力死灰复燃就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这时候司马昭问刘禅,你难道不思念故国吗?
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而换到了朝鲜王李昖,应该是“此间乐,不思朝鲜也。”
但柳梦鼎还是保持着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