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枚芯片的价格都是三到十元不等。
别看价格不高,但需要用到的工序可不少。
首先要用原材料制作出合格的晶圆。
第二步是晶圆涂膜,抵抗氧化以及耐温能力。
第三步便是用光刻机和蚀刻机给晶圆光刻显影。
第四步将晶圆中植入离子,生成相应的p、n类半导体。具体工艺是是从硅片上暴露的区域开始,放入化学离子混合液中。
这一工艺将改变搀杂区的导电方式,使每个晶体管可以通、断、或携带数据。简单的芯片可以只用一层,但复杂的芯片通常有很多层,这时候将这一流程不断的重复,不同层可通过开启窗口连接起来。
第五步给晶圆做测试,在测试没问题后就可以进行封装,将制造完成晶圆固定,绑定引脚,按照需求去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封装形式,这就是同种芯片内核可以有不同的封装形式的原因。
最后一步,测试、剔除不良品,以及包装。
国外的一些半导体公司,会将没有技术含量的晶圆测试和封装,以及包装测试这些工序放在国内。
国内这边做了最后一步后,就可以代售。也因此,那些公司能节省一笔不菲的关税。
这边的公司则全都能做。
整套组坐下来,价格比国外的要便宜了一倍多。
当然,价格便宜了,但是买设备的费用却不知要多长时间才能赚回来。
汪瀚在将这些订单记录好后,将吴兵叫来了他的办公室。
几天前这位公司副总可是给他说了,他这边已经组建好了业务团队。
这都过去这么久了,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汪董,我们这边联系了几家,他们都想要一点样品测试数据。”吴兵说着,递了一份资料给汪瀚。
汪瀚接过来,看了一眼资料。
好家伙一共六家公司,每一家都要一万枚的样品。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