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回到家的时候,奶奶已经在门口倒腾煤炉开始准备做晚饭了。
当下顾雨他们住的呼童街老小区还没有接通管道煤气,奶奶他们也舍不得用灌装液化气,依旧习惯用煤炉做饭。
看顾雨吭哧吭哧地拎了两个沉甸甸的塑料桶出门,奶奶奇怪道:“小雨,你这是打算去干嘛啊?”
“去西河街摆摊卖黄鳝换钱……”
奶奶找来一个斗笠戴在顾雨脑袋上,心疼道:“这么热的天,戴个篾帽出门吧,遮遮阳,小心中暑。小雨,如果卖不掉,就早点回来!”
“知道啦,奶奶你放心。”
拎着黄鳝与甲鱼,来到西河农贸市场门口,顾雨先是用一块钱买了一打的水产专用塑料袋。
然后找来一块牛皮纸,在上面写上了:
高山野生大黄鳝,两条12元;
高山野生鳖,280元/斤。
随后就来到西河农贸市场门口的西河街上开始摆摊售卖了。
下午五点半左右,正是下班的高峰期。
这个时间段的西河街开始热闹起来,下班的人们都喜欢绕道这里买点菜回家。
西河街边上有条隋唐年间开挖的运河连接市郊,以前这一带最多的就属船只和河埠头,就是通过这些河埠头,从乡下赶来的农民才能在城里走上一圈,感受久违的热闹。
这里也自然是郊区农民进城售卖农副产品的好去处。
交通要道带来的繁华,也让西河街一带成了一个重要的商埠。
这些船只来来往往,船桨声、机鸣声、叫卖声、吆喝声,各种声音夹着传来,给西河街一带带来一片热闹景象。
琳琅满目的菜摊,香气四溢的熟食摊点,摩肩接踵的买菜市民,此伏彼起的呼喊叫卖……
让眼前的西河街充满了烟火味。
拎着野生高山黄鳝与甲鱼的顾雨出现在西河街后,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八十年代初,伟人的一句名言:“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让处于沿海地区的千年港城明海市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城里一大批富裕起来的“万元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