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汉钟并不理会我,只缓缓的说:
“记住我所说的每一个人,那会对你有用。”
接下来,杜汉钟自顾开始了讲述。
刚开始我并没有太用心去听,只在心里琢磨事。可没多久,听他提到一个环节,就不由自主的凝下了心神。
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不详,就只说,早先在某地有个扎纸铺。有一天,铺子里唯一的学徒突然暴病而亡,老板处理完后事,就张罗着再招一个。
虽说扎纸吃的是阴行饭,大多数人都比较忌讳,但穷人家为了能不饿肚子,就只想有门手艺,是不在乎这些的。
新招的学徒姓杜,虽是穷人家的孩子,可粗生粗养的口糙,虽然才十三岁,就已经比有钱人家的孩子要精壮和懂事了。
这姓杜的小学徒,一心想学手艺,入门后就别提有多勤快了。
小杜的师父,也就是纸扎铺的掌柜,本来是脾气很好的,可不知为什么,这老掌柜对谁都和善,对这新来的小学徒却像是另一副面孔。要说封建社会,师父打骂徒弟是天经地义、是家常便饭,那小杜也就不委屈了。
可好歹挨顿打,得赏口饭啊?
这倒好,天天受打骂不说,能不能吃上饭,就只看掌柜的心情如何。
这种见天挨打,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持续了两个月,小杜终于受不住了。
但就在他打算第二天就跟掌柜的辞工的时候,当天夜里,掌柜的突然从外头带回来一个女人。
掌柜的说,这女人是他婆娘,本来一直住在乡下,前些日子她娘家人身故,这才把她接来。字<更¥新/速¥度最&駃=0
打从看到老板娘第一眼,小杜就改主意了。
倒不是说小杜心里有什么见不得光的想法,一方面,真要是辞工,入门拜师的礼钱可就白费了,那可是小杜爹娘从牙缝里省下来的。
再就是,在小杜看来,老板娘不光漂亮,而且生了一副慈眉善目,长得就跟庙里的观音菩萨一样。
小杜留下,是希望这位‘菩萨’老板娘的到来,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善。事实是,接下来的日子,也和他期盼的一样起了很大变化。
掌柜的对他还是老样子,不过老板娘人是真好,虽然说掌柜的打骂小杜的时候,不敢出面劝解,但过后,总会拿些吃的偷偷塞给小杜。
对小杜来说,能填饱肚子,还能学到手艺,就比什么都强,所以打骂也就无所谓了。
就这么着,一晃眼的工夫,两年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