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咋不算了?”
“听说就永安巷那边,找你定柴禾的人家,就不下十家。另外,你每次送柴禾来镇上卖,都卖得老快了!”
“有这事儿吧?”刘大婶笑着瞅向了王大山。
王大山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
“那是因为我跟我爹打的柴少,这才卖得快。”应道。
听到这话,刘大婶眼神便是一亮。
“这意思,要是柴多的话,也能卖掉?”立即问道。
王大山想了想,“应该能吧。毕竟镇上缺柴禾的人家不少。”
刘大婶眼神瞬间更亮了。
眼珠动了动,接着,竟然拉住了王大山。
差点儿把王大山给吓一跳。
刘大婶这才松开了王大山,不好意思的冲他笑了笑。
“别误会,婶子没别的意思。”
“就是想问问你,能不能让你大叔还有二牛兄弟,,跟你们一起打柴卖?”刘大婶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亏了之前从宋家买的那一千斤粮食,现在他们家在口粮上压力没那么大了。
可买了粮食后,家里的钱更少了。
这接下来还得为过冬做准备,不抓紧时间多赚点钱咋成?
大儿子已经去了码头做工,虽然是干重活,但好歹日日有进项。
可小儿子,一连找了好多天的活计了,却都没个着落。
至于她家老头子,都一把年纪了,更找不到活儿干。
要能让小儿子跟老头子,跟着王家父子去打柴卖,好歹也算个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