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夏家仆役答道:“我家老爷吩咐,请秦翰林从旁门进,别走正门。”
秦德威沉着脸质问道:“皇宫正门我都走过,你们老爷竟敢看不起我这个状元?”
那夏家仆役苦着脸说:“绝无此意!就是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让别人看见秦翰林与我家老爷走得近!
毕竟秦翰林你名声太响亮了,怕对我家老爷影响不好。”
秦德威:“......”
既然怕对你夏天官影响不好,还请我来干什么?
但为了大局着想,秦德威只好骂骂咧咧的从旁门进了夏府。
进了书房,就发现已经有三四人落座了,都是夏师傅的亲信人物。
秦德威扫了一圈,里面没有历史名人,再次为夏师傅的识人之明默哀一次。
又想起已经被夏师傅尽力提拔为南京礼部尚书、只差一步回京师的严嵩,秦德威就很想说句实在话,这夏师傅的识人本事可能还不如冯老爷......
就算和奸相严嵩比,那严嵩手下的赵文华、鄢懋卿之流坏人好歹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可你夏师傅的人连这都没有啊。
此时书房内别人都坐着,而夏师傅本人却站着,估计是坐不住的原因,正兴奋的在书房空地上来回踱步。
任何一个人都能理解夏言兴奋的原因,作为吏部尚书,天然就是头号替补大学士人选,更别说夏言在皇帝那里正当红。
可是秦德威平心而论,却不太想让夏师傅入阁。
就夏师傅这个“得意就翘尾巴”的性格,典型的“爬得越高死得越快”。
再说如今朝堂中老资格官僚大都是弘治朝或者正德朝初年的进士,官场资历三十来年甚至以上的大有人在。
而夏师傅则是正德中期的进士,官场资历二十年都不到,没任何挫折的一帆风顺,现在才五十出头,何必着急入阁呢。
稳稳当当的当个吏部天官多好,权力又大又实惠。
但秦德威说了又不算,甚至都不能把这个想法说出口,除了得罪人没任何用。
夏言抬头看到秦德威,欣喜的招呼说:“秦板桥来的正好,就缺你献计献策!”
秦德威虽然没多大积极性,但该应付还是要应付的,随口问道:“正所谓知己知彼,还都有谁可能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