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欧洲石油危机

作者:吃吃吃的眠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工业生产离不开电力,发电量越高,工业产值越大。

根据东京电视台《非正式财经会谈》的能源讨论,节目组调查的电力数据:

第一产业农业,用电8亿5000万千瓦时,占总电力消耗的1.1%;

第二产业工业,用电500亿1200万千瓦时,占68.2%;

第三产业服务业,100亿2100万千瓦时,占16.1%;

另外,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0亿900万千瓦时,占14.6%;

《非正式财经会谈》讨论之后的结论:

工业是耗电巨兽,占电力总消耗量的70%左右。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的耗电量能代表这个国家的工业能力:耗电量越大,工业越强大

…………

20世纪70年代,第二大工业国的日本,有着更木剑八外挂加持,尚且如此。

欧洲工业国的情况更不好过。

特别是德国和法国。

这两个欧洲最强的工业国。

…………

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欧洲工业体系从底部崩裂,产业链从上游源头断裂。

石油不仅是能源,还是冶金、化工等基础工业品的原材料。

可以说,接下来随着石油危机一起升温的还有全球粮食危机,以及其他能源密集型大宗商品的断供危机,最后才是产业链条下游的限产停工,导致居民部门消费品勐涨的通胀危机。

比如,西德的巴斯夫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提供了很多的化工基础材料,比如塑料,染料。

可以说巴斯夫干的活儿是全球整个工业链的。

巴斯夫集团虽然在1969年就在日本立项,但今年却是加紧在日本启动首套投产,因为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化工生产基地撑不下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