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不列颠诸王记

作者:巧合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阿芒德?奥斯万”则带着四十人沿途来回,查看有无可疑部队想要攻击自己,最后会在丹城会合。

“昆桑?维杰”率领另一支步兵队,其中还有少量长弓手保护自己,总共七十人。

“南丁?维杰”则率领城中最精锐的轻重骑手,长枪兵,少量重步兵,教士等人保护奥兰,这一支队伍人数最多总共一百五十人。

另外作为盟友的“加齐?摩尔”也要出兵五十人,把部队带到丹堡周边,响应奥兰。

此时的英格兰,地广人稀,多的是拿几把枪,统领几十人就敢自立为领主的盗匪贵族。

不是夺城之战的话,几百人的队伍已经足够强大。

此次正式跟诺森布里亚之王—埃拉见面,奥兰却没有如手下那样紧张。

虽说是国王跟男爵的阶级,但差距没有想象中那样大。

把此时七国加在一起,也不过前世记忆中英格兰那般大小。

埃拉只是七王之一,整个诺森布里亚八郡还有过半领地支持前王,使埃拉实力更小。

这等力量跟威望的国王,放在南方法兰克或者东罗马,只能说是公爵或者大伯爵。

车轮压过,马蹄踏动。

奥兰的人马从天空上看下,如一排黑色小点。

马车队伍拉的很长,但井然有序,并不混乱。

埃拉的手下也从奥兰接近边境时就开始掌控情况。

沿路上,斥候骑手来回,计时沙漏每走三格左右(约一小时),就回来跟大厅的埃拉报告奥兰队伍。

主历865年4月1日,接近中午十二点,天空晴朗多云,偶尔有鹰鸟飞过。

在后来的“不列颠诸王记”一书中,将此次会面称为--“丹城之誓”。

“……若以地点而言,我称它为丹城之誓,但若以更深远的影响来论,我想给它赋予一个伟大称呼,这是继大帝(亚瑟王)之后,国境之人再次如此团结,共抗外敌,我愿称它为‘后亚瑟时代’的开端……”

节选自不列颠诸王记-卷三,风起之篇。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