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三节点(必看)

作者:开水烫竹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石碑左2列内容: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稀薄,大气的主体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而不是其他的气体。】

【石碑左3列内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植被越稀少,植被应该是高寒草甸组成的,而不应该是热带阔叶林。】

【石碑左4列内容:山峰中存在积雪,积雪是由水组成的,而不是其他液体组成。】

……

【石碑中23列内容:人类在高原中是可以存活的。】

【石碑中24列内容:高原之中应存在特有的、稳定的、不突兀的、与其他环境互相冗余的生态系统。】

……

【右12列内容:夏天应该比冬天热。】

【右13列内容:物体撞击物体会发生形变。】

【右14列内容: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

……

可以看得出来,石碑左列和居中的一列的内容一般是与所处的高原地形相关的,尤其是左列的内容,基本上像是对高原环境的一个普遍表达。

居中的那一列内容,则更贴近与生命相关,但也是与高原地质环境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但是石碑右侧的内容仿佛已经脱离了地域的限制,在尽可能的描述补充宇宙中应当存在的公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石碑的右下角,罗素划掉了一条内容。

右侧第124列:光速是有限的?(划掉)

一道长长的横线贯彻了这句话。

显然关于这些“宇宙基础规则。”罗素并不敢轻易的刻画上去。

一旦刻画出现了漏洞导致运行逻辑不稳定,这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在第3列的书写过程中,罗素一直尽量避免基础物理真理的刻画,仅仅是用一些简单的逻辑语言进行补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