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要调集他郡兵马,这一来一回必然要花费3天以上,这3天足以致命。
孙权咬牙道。
“七千就七千!张公,劳烦你在一天内准备好大军所需粮草、军械、船只。”
张纮点头应诺,又说道。
“二公子,还需隐蔽行事。若大王身处险境的消息传开,必然导致民心不安,楚国陷入混乱。”
孙权一惊,张纮提出的确实又是一个隐患。若孙策无恙,哪怕不在国中,也必是民心安定、群臣归心。可孙策若有不测,百姓必然惶恐,而曾经那些被孙策打压的世家也难保不会趁机兴风作浪。
孙权用手按住腰间的佩剑,厉色道。
“众卿切不可将殿内之言传给第二人,若查出是谁走露的风声,立斩不赦!”
众人齐声应诺。
“慢!”
提出反对的是张昭,他站起来不屑道。
“兄长所言太过荒谬。我问诸位大人,刘备说主公结盟董卓,众位可知道?”
众人面面相觑,皆言未曾听闻大王说起。诸葛瑾、蒯越神色一动,也称不知。
见众口一词,张昭走到大殿正中笑道。
“不错,连我等都不知道有结盟董卓之事,可见刘备虚伪,诬陷我主!”
他又张开双臂,扫视众人转了一个圈,说道。
“刘备背义坑害我主,我等若是隐瞒下来日后岂不是落人口实?”
张昭决然地说道。
“众位不必担心国中动乱,应当广告天下!”
“刘备背盟,令我主陷于险境!当广发檄文声讨刘备,必引发举国愤怒。民心如水,其怒如洪,谁敢造逆!”
“也可趁群情激奋,张榜募兵,为救援主公多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