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入股京山软件?

作者:半亩南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求伯也是个少年天才。

十三年前,有两件事登上了湘城常沙的报纸头版。

第一,是银河超级计算机在常沙国防科大诞生。第二,是一个学生单枪匹马成功开发了国防科大的图书馆图书馆里系统。

那个学生,就是求伯。

“你还在四通做过?”

求伯点了点头:“是啊,当时,我还是四通唯一的外地员工。不过后来,遇到了张轩。”

京山软件,一开始实际叫香岛京山。

这家公司是代理各种计算机配件,而张轩则是这家香岛公司老板的儿子。

来燕京跑业务的他合作对象就是四通,求伯的技术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被派到鹏城,求伯和公司业务方向上产生了分歧。

“段总对我想开发用于个人电脑的打字办公软件不感兴趣。”求伯叹道,“四通经营的主要产品是打字机,国内80%的市场都是四通的。但是,段总并不觉得以后个人电脑会取代打字机。”

这种情况下,张轩邀请他进入香岛京山公司。

随后的故事是一段无声孤寂的传奇:求伯在鹏城一家小酒店的房间住了一年半,陪伴他的只有一台386电脑和无数的泡面桶。除了肝病发作三次送医外几乎没有出门,甚至在医院里还抱着电脑敲代码。

一年半后,1988年,12万行汇编代码的wps1.0诞生。

在几乎毫无宣传的情况下,上市当天,wps卖出了1000套,年销量3万余套。巅峰时期,全国90%的中文软件市场被wps垄断。各个大学机房、政府单位、打印店和公司工厂的电脑上,几乎都跳动着蓝色界面。

宋阳听他介绍完,沉吟着总结:“所以说,前年其实就已经有所变动了。现在的京山软件,实际上是朱海京山,燕京这边是分公司,那张轩呢?”

“他去你们燕大的方正了,担任方正香岛公司的总裁。”求伯顿了顿之后说道,“我也找过他,京山软件里,他还有股份。”

目前的朱海京山,是张轩和求伯两人成立的。

雷君进来之后,为了盘古office成立了燕京分公司,他担任着总经理。

目前,京山软件的股份结构颇有这个时代的风味:求伯40%,张轩40%,雷君和其他一些骨干一起20%。

“我想劝他留下的。”求伯看了看雷君,“这次,让他个人能占至少1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