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裤子,价格加在一起一套不超过60,我就订。试试?”
不超过60,500套就是接近3万块了。
王波没想多久,立刻方脸都笑圆了:“试试!喝酒!”
服装的成本和出厂价,在维方这里,尤其是有宋国伟这行业工人在这,都是通的。
那西服的面料他摸过,一口气500套,要的规模也不算小,成本可以再降低一点。50多块钱,每套有得赚。
最主要的是,有订单,新成立的厂子就能活下去!
……
宋阳了了见王波一面,先埋个伏笔的心思,就跟宋国伟一起在次日回了家。
而路上,宋国伟也终于搞清楚了儿子的想法:王波是个能做成大事的人,等年底赚到了那笔钱,宋阳就会跟王波提出来出资入股扩产能。
随后,他在燕京那边的广告公司,就会专心帮着培育自家的品牌。
至于呢绒厂,宋阳纯把他们做个甲方金主。
产业聚集也有好处,生产成本是能降低的。维方若能在西服这个领域成为名称,在渠道经销为主的此时,只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
呢绒厂兀自在纠结于定哪个名字,甚至做出请文联的文人、画家来品评品牌名和logo这种事。
偏偏这些活动呢,本地媒体还觉得很高端,报道得煞有介事。
之前把改品牌名做成了征集活动,这是很不错的宣传点子。但宣传来宣传去,却只宣传在本地,那又有多大意义?
报道里并没涉及太多深入的内容,但私底下,普罗飞司这个方案得到的品评都差不多:logo挺不错,简洁,明确,方案中的内容很好,有启发。
但负面评价也都一致:名字一般,而且把呢绒厂的未来限死在西服、职业装这个领域了,不利于拓展到女装、童装、运动装等其他品类。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所谓评委大多不专业,也想要一招鲜吃遍天。
“要不……再开个说明会?请姜总,黎老师还有那个宋阳一起来,再彼此做个最终比拼?”袁坤已经把范围缩小到了耶莉娅、丝路和普罗飞司这三个方案。
袁和想了想就点了头:“行!”
他们其实啥都想要,既不想得罪帮姜宏打招呼的人,也想要耶莉娅这种已经有知名度的名字,还想要宋阳表现出来的专业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