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隐忍胜于现在就反抗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你既是想做大事的?需得想清楚这一点。不然的话,只恐当地的天朝子民要白白流血,死的毫无意义。”

“没有朝廷,你们拿不下巴达维亚。你若真的有心,为巴城的天朝子民做一番事?就需得遵从朝廷的号令。若不然,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我且问你,当地能列阵迎敌、开枪防炮的几人?若荷兰人的军舰来攻?又将如何对敌?若爪哇人奉荷兰人之命来攻,又将如何?”

“此事?需得从长计议。万万不可凭一时血气之勇。我知你是一番良心?可堪嘉奖?但这事真要做,你就不能自作主张。若你自作主张,只怕要坏了数万巴城天朝子民的性命。”

这么大的大帽子先扣下来,又将巴达维亚的局势,按照刘钰的宏观理解,仔细和他说了说。

一直说了大半个下午,连怀观这才明白,他看到的巴达维亚,只是一个表面。真正的巴达维亚,是周边的马六甲、安汶岛、日本商馆、广东商馆、班西加、三宝垄……等等看到的和看不到的统称,在东印度公司的指挥下,如有臂使,要对抗的是整个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而不是一个小小的巴达维亚。

半是恐吓、半是警告的暂时视角,让连怀观冷汗涔涔,心里已经认同的刘钰的说法,知道自己之前想的怕是简单了。

在刘钰看来,现在巴达维亚的事,需要的不是勇气、不是鼓动,而是等待和隐忍。

贸易局势的必然发展、巴达维亚华人的产业结构,都使得这一次排华事件不可避免。

但是,因为刘钰的存在,所以大顺朝廷不可能像个傻子一样不闻不问,整件事都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如果荷兰人在大顺的海军准备就绪之后,才开始排华,这自然恰好。

届时,里应外合,一举成功。

如果荷兰人在大顺的海军还未准备就绪的时候,就开始动手……

也不是不可控制。

至少,朝廷可以出面警告,几艘军舰去巴达维亚转一圈、关闭商馆断绝贸易警告一波,荷兰人应该是不敢屠杀的。

反正荷兰人的解决办法,基本上就是往锡兰、印度运。因为巴达维亚的华人都是很好的种甘蔗、榨糖的熟练工,运到锡兰或者印度去做一样的工作,可能性最大。

早晚要往印度那边扩张,也正需要一个有点人口基础的落脚点。心狠一点,靠荷兰人帮着华夏完成第一波往印度的移民,也不是不行。

恶名让荷兰人担着、全程朝廷干涉不要让荷兰人过于过分,将来对荷开战攻下马六甲,就可以顺道去锡兰,借助当地被荷兰人移民过去的华人,也不算是坏事。

听连怀观这意思,新来的巴城总督,上来就要清查一下当地华人的人口,要补缴人头税,这就是个危险的信号。

但整个战略是不能变的,日本的国力是强于荷兰在东南亚的势力的——否则,荷兰人早就炮舰外交自由贸易了。

必须要先强后弱,在日本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之前,先解决日本,在封闭荷兰的对日贸易,制造摩擦,击溃荷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