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登基当天,安娜就带着德国势力,与本就不满的西化党一起,来了一场罗马传统。
枢密院被解散,旧贵族死的死,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西化党也发现,这也不是他们想要的。
他们想要的西化,是俄罗斯的近代化,而不是用失去俄罗斯做代价拥抱近代化,更不是搞成一群德国人在统治俄罗斯,这样的西化宁可不要。
彼得大帝生前,组建了两支禁卫军。
一支谢苗诺夫斯科耶团,这类似于羽林卫。
一支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这是锦衣卫。
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能抓、能杀,能审,更有昭狱。
所以,很显然,新皇即位,为了制衡锦衣卫,得立东厂、西厂。
这道理在中国有效,在俄国也是一样。
明朝东厂西厂是太监,因为他们在文官武将中都没有基本盘,只能依靠皇权。
俄国没有太监干政的传统,但有德国人。他们在俄国的文官武将中也没有基本盘,只能依靠皇权。
所以组建了伊兹梅洛沃近卫团,里面都是德国军官。
又组建了秘密刑侦事务衙门,夺了“锦衣卫”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的权,先斩后奏,皇权特许,先照着一千人杀,两万人流放的标准来。
等到把多尔戈鲁基公爵车裂之后,更是人尽胆寒,谈而变色。
俄国的这种混乱政局,也让许多高级人才胆战心惊。
科学院里,伯努利提前溜了,欧拉也已经在犹豫是去普鲁士还是去大顺,即便伊丽莎白公主竭力挽留。
此时此刻的冬宫,气氛和往常不同。
往常时候,一定会有诸多的宫廷小丑表演着滑稽的闹剧,乡下地主审美的女皇会纵声大笑。
可今天,气氛有些沉闷。
坏消息接踵而至。
大顺的船到了瑞典,归还了瑞典俘虏,还去见了瑞典国王,是否达成了某种针对俄国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