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出租奴婢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赵百泉虽是礼政府的人,可也算是个有能力的,知道就算征调朝鲜的民夫,也不能怨气让大顺背着、好处让朝鲜拿了。

所以明确地说,会把钱发到每个民夫的手上,以宣扬天朝用人给钱,而不是让那些人怨恨天朝征调他们服徭役。

大顺这边给出的工价,是按照修黄河大堤的役钱给的。

也可以给米——海商们可以很轻松地把米运到这里,然后赚取差价,拿走白银。

把这种事做成了生意,事情就简单了。

这么好的事,怎么能让良民去干呢?自然是有奴婢的大族抢着来,不然征调良民的话,钱可就让良民拿去了。

理论上,良民是可以花钱买两班贵族的低阶种姓的,朝鲜内部又少用钱,大顺这边给的可是白银,良民肯定会趋之若鹜。

若是汉城那边同意,肯定会让当地官员就地征调人手以助天朝伐倭,这等好事的名额,自也就被当地大族分掉了。

奴婢又不怎么值钱,一匹正常点的马,也能换两个壮实一点的奴婢。

种姓制度和一滴血原则下,也不怕奴婢不够,工商业也不发达,人工价格自然比大顺要便宜许多。

赵百泉没想到当地的官员们如此积极踊跃,心里闷着的一肚子火,没有机会发泄出来,着实憋的难受。

顾及朝廷脸面,也要以大局为重,更不好直接对着朝鲜负责对倭贸易的东莱府使狂喷“僭号”之事。

好在海军这边传来的消息,让他郁闷的心情稍解。

心想若是这件事办成了,自己也立了一功。虽说朝廷只让他负责联络朝鲜,可距离京城这么远,消息传递不便,正在自决以谋功。

上了船,抵达对马,换了船。

随他一起来的,还有调来的一百五十名陆战队士兵,以便暂时接手一下对马。

馒头等军官们就问起来赵百泉联络朝鲜的事,这件事关系到海军能否在釜山拿到一个基地。

海军存着的是将来就赖着不走的心思,就朝鲜这情况,海军内部判断,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慢慢调兵存粮以远征的想法。

那么为了方便作战修筑一下码头、粮仓和炮台,也是很合理的要求,应该会答应。

“诸位不要急啊。总得等朝鲜王那边的消息,当地官员做不得主。没有朝廷命令,我也不能直接入朝鲜王城。但当地官员毕竟是读圣贤书的,还是支持的。”

赵百泉想着朝鲜东莱府官员的态度,还是说了一句好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