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非是反对济贫慈善之事,而是是否可以让这钱,从各项税收里出?”
刘钰闻言,哦了一声,心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因为我们来过】?
城外的起义者,让荷兰知道最底层华人的待遇还是要稍微改善一下,否则就很容易拉杆子起义。
没有济贫院,那就跟着贼寇走?
可是连富光等人对荷兰人还是心存幻想,人家是公司,是要盈利的,怎么可能拿征收的各种税,投入到社会福利中?
现在荷兰人做不做慈善、是否改善底层人的生活,都没意义了。
来不及了。
就算做了,也没什么卵用。
况且又抠门,舍不得用征来的税补贴社会福利,反倒是琢磨着强迫中上层捐钱,正好把中上层也得罪了,倒也是好事。
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个兴办济贫院的制度,从连富光的说法来看,似乎颇为前卫。
有点像是信托基金、慈善基金。死后若是子嗣年幼,尚未成年,遗产领取年金,待成年后继承全额遗产,如果真的能做好了,似乎也还不错,也免得有宗族吃绝户、瓜分财产之类的事。
加之靠这些财产钱生钱,维持运转,持续慈善。从几十年前持续到现在,应该是有些手段技巧的吧?倒是可以学学。
但按连富光所说,又好像办的不是很成功,似乎大家都反对?
日后拿下南洋,不能凡是旧时代的政策就全都抛弃,还是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
若此法真的有用,倒也可以保留下去。
心里也明白,单凭这些人的话,只怕十句话里夹着三两句假话,遂道:“这样吧,你在前面引路,带我去一趟公堂。公堂负责这些个慈善的,叫什么?”
“回大人,就是【weeskamer】,我们叫武直迷。”
“哦,那就一并过去,我去那边看看,顺便看看这济贫院的账本。”
“是,大人这边请。”
回话完毕,便主动在前引路,引领刘钰等人来到了巴达维亚的华人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