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奇葩的时代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那么对荷兰的老百姓、普通市民呢?

当然也不利。

荷兰这边被英国的《航海条例》堵着,不能卖货;那边英国宣布渔场是英国的,见到荷兰渔船就抓,使得荷兰起家的捕鱼业都完犊子了;纺织业被英国竞争的还有半口气……

旁边就是上次差点把荷兰的血放干、上上次逼到荷兰决堤以水代兵的法国。

对老百姓、市民来说,当然是尽可能中立、甚至联法反英,才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荷兰出现了一股奇怪的风气。

寡头、大商人们,确实不是什么好鸟。

他们贪污、腐败、压榨百姓、拒缴税款、包税、放贷……使得荷兰市民和百姓,有一种不理性的不爽——凡是大商人、寡头、摄政派支持的,我们就反对。

现在衰落成这个样子,还不如把执政请回来,说不定“国王”能压制这些可恶的资本家。

抱着这种王冠碎落一地无人敢拾之前的普遍心态、抱着这种1848欧洲之春前的局限性,这些经历过“共和”的人,百姓反而普遍期待帝制和集权。

或许,国王不好。但国王,或许能压制这些吃人的商人。

这种奇葩的心态,这种完全不理性的反对,使得一场稍微有点理性、脑子稍微正常点就知道该站哪边的国策讨论,成了一场全民发泄的大辩论。

而今天,泊靠在阿姆斯特丹的几艘大船,又为这场全民的大辩论带来了新的热点。

传说中,伏尔泰笔下的的那个“人类最完美制度”的中国的钦差大臣,来到了荷兰。

荷兰人想知道,在大顺,制度,或者说皇帝,是怎么压制那些令人作呕的、自私的、无耻的大商人的?大顺又是怎么抵制这种让人窒息的商业寡头的?又是怎么维系一个远比荷兰大几十倍的帝国,而不像荷兰一样,七省之间为了交税问题已经吵了38年了。

荷兰人强大过。

可是怎么混成如今这个样子了呢?

他们疑惑,怀疑,思索,但却不知道根源是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是他们自己玩砸了。

看不透本质,于是他们从表象去总结经验。

20年前的瓜德罗普同盟战争,荷兰作为战胜国,居然没有派人出席后面的分赃会议。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虽然荷兰的黄金时代早已终结,但直到这件事发生,才让那些还沉浸在幻想中的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个可悲的现实——荷兰,不再是个大国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