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那么远,法国也算是经营了百余年,怎么可能会担忧大顺那几个人在北美造成的影响?如今大顺出钱、出人、出枪,而且还都是天主教徒,帮着法国在北美对抗英国,当真是求之不得。
对此,路易十五感谢之余,也表达了一下对大顺禁绝天主教的理解:法国既然当年能和土耳其组成渎圣同盟,那么对于大顺一方面禁绝天主教、一方面和法国友好的举动也非常顺滑地予以接受和理解。
路易十五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家,甚至入门级别的都不是。在两人说高兴了之后,路易十五直接提出来了弗勒里转达的关于造纸业和纺织品技术的转让问题。
可能是谈的很高兴,觉得刘钰这人不错,而且大顺和法国之间还要缔结神圣同盟,这点小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也或许是因为法国实在拿不出大顺非常想要的东西进行交换,故而根本没提交换的事。
刘钰想要的东西当然是本地治里、马德拉斯之类的印度城市,不过现在当然是不能提。
“国王殿下,在这个问题上,天朝当然可以予以法国足够的支持。”
“但一方面,需要考察法国的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回国后做一些准备。”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认为,天朝可以给予的支持,一定比国王殿下想的更加多。”
“譬如欧洲一流的、日本纸和朝鲜纸水平的造纸业;譬如一些棉纺织技术;譬如平板玻璃等等。这将有效地增加法国的国力。”
“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这一次我们暂时不要谈这个问题,而是在这场战争结束后,天朝前来签订停战和约的时候,再来探讨一些这个问题。”
“中国两国的神圣同盟,要在亚洲和欧洲,同时遏制非君主制和议会制国家的扩张。这是中法两国同盟的基础。而且我们衷心希望,贵国能够采取正确的战略思维方式,知道取舍,并且为神圣同盟的神圣使命,奉献出最大的力量。”
路易十五也没有立刻给出回答,不过刘钰说的那些战略和外交的考量,已经在他的心底埋下了种子。
现在刘钰画出了一张大饼,表示技术转让绝对没问题,而且规模会比法国人想的更庞大,这也让路易十五很高兴。虽然看起来至少也要在几年之后了,但这点时间他还是可以等的。
只是刘钰画的大饼越美好,日后在印度问题上的背叛和交换,也就越可以让法国人接受。
刘钰也趁势说起来了法国殖民地的事,他隐晦地批评了一下法国的殖民地政策,路易十五有苦难言,当初科尔贝尔时代倒是有可能松一松,但现在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继续延续下去了。
顺着殖民地政策的问题,刘钰就谈到了法国海外利益的重心问题。
非洲、北美、加勒比、印度,这几个战略方向,法国的海军根本无法获得全部的优势。全面开战的结果,注定就是全面失败。
殖民地的价值,是此消彼长的。
杜普莱克斯认识到,印度的财富在于印度的土地税和人头税,也认识到法国货在印度很难卖出去,甚至认识到了趁着现在征服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现在,没人见识过印度这颗殖民地的钻石到底有多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