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维亚的那支起义军背后,到底是不是英国人在支持,那是真相,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荷兰人看来,英国人达成了他们的目的。无论到底是不是英国人支持的。
英国人可能支持巴达维亚华人起义的原因,就是想要打破荷兰对香料的垄断,打破荷兰在东南亚的稳固地位。
如果这些华人起义者成功了,英国人就能用各种手段,拿到他们一直没法得到的香料。
荷兰人在东南亚的统治体系一旦出现了缺口,英国的走私贩子们就会如同见了血的鲨鱼一样围上来。
现在,大顺拿下了东南亚,那支华人起义军不管是不是英国人在背后支持,英国人都能拿到货了。
换言之,荷兰人垄断了一百二十年的香料贸易,被打破了。
英国人的目的,达到了。
那么过程与真相,便真的不重要了。
除非大顺拿到南洋之后,不卖香料,而是把种植园都毁了,种大米……
只要大顺没傻到把种植园都平了种大米、木薯;只要大顺卖香料,所有欧洲国家里最占便宜的就是英国人了。
这一点,荷兰舰队的副司令还是可以想清楚的。
瑞典丹麦这几个国家,没有太好的销售途径;法国人的贸易政策,奇葩到顶点,而且和各国都在打关税战,走私水平也差的可以;葡萄牙人已经远非当年,而且英葡之间的贸易条约,使得葡萄牙的商业已经彻底废掉了;西班牙人还是先能证明自己能抓得住到处跑的英国走私贩子再说贸易的事吧。
算了算去,到头来大顺只要卖香料,岂不是就让英国捡了个大便宜?
让英国人捡便宜,荷兰人、尤其是东印度公司的荷兰人,是心有不甘的。
奥兰治家族当年当过英国国王,用荷兰的钱把英国养肥了,商人们对奥兰治家族是不满的。
和荷兰的贵族精英阶层所考虑的角度不同,荷兰的贵族精英阶层,担心法国,是因为法国的文化优势太大,法国要是占了奥属尼德兰,荷兰很可能就全面法国化,而且极大的可能成为法国的附庸。
商人中的精英阶层反对法国,与此无关,主要还是法国的国家工业主义和超级重商主义政策。使得商人们没办法把货卖到法国去赚钱。
但反对法国,并不意味着他们支持英国。
银行家、金融资本们,对英法都无所谓。只要给利息,贷款给谁不是贷?英国要是强大,确定能还的起利息,当然愿意借给英国人。
但海商们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