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 海牙惨案(四)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里面的逻辑康不怠也明白,将英俄之间的互补贸易,替换为竞争贸易。

前期荷兰的船、法国的货,取代英国对俄国的贸易影响。

这也不需要信使再说,他既心里明白,也便知道的方向。

收起那封厚厚的与俄国女皇的私信,康不怠心道,看来去俄国也用不了多久了。

前大议长安东尼既回来了,以公子和手腕,必是和他暗示了些什么。他既回来,摄政派便有了主心骨,

…………

前大议长安东尼到港之后,并没有前往海牙,而是留在了阿姆斯特丹。

他虽然不再是联省议会的大议长,但人脉、威望还在。

现在各省的摄政们、议会派们,内心非常的矛盾,不知何去何从。

一方面,看到奥兰治家族的威廉四世上台后,始终在吃瘪,他们心里这个爽啊。

另一方面,法国和英国还不一样。法国人的集权制度,是他们所恐惧的。真要是法国人攻进来,他们当然也会受到波及。

从去年大顺下南洋引发了荷兰的第二次灾难年开始,一场席卷整个荷兰的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大量的坏账、烂账、无效债券、东印度公司股票的抵押借款,一夜之间成了废纸。

金融动荡,大量的私人银行不得不停止兑付,甚至为了防止被人堵门而选择关停。

大量的私人银行关停,又引发了更多的金融问题。

东印度公司的那点资产,完完全全的资不抵债。历史上东印度公司破产,荷兰政府接盘的前提,是东印度还在。所以荷兰政府承担了接近一亿盾的债务,而起那时候荷兰已经是法国控制下的傀儡国,巴达维亚个共和国了。

现在的情况和后世的那次倒闭可完全不同。

摄政派的许多人都是搞商业和金融业的,他们的产业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可比起来下南洋的余波,真要是法国占领了荷兰,肯定比现在还要惨。

和刘钰与康不怠、齐国公等人预想的一致,现在联省议会大议长这个位子,就是个臭狗屎,一点不是香饽饽,不但不想吃,反而要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一身。

中国有个词,叫毁家纾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