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双赢(下)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过,既然中荷双方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荷兰也确实赶走了奥兰治家族,过程怎么样先不管,结果确实是大顺可以接受的。

有了这个大基调,后续的谈判也就容易了。

等着中荷、法荷在布鲁塞尔和谈的消息传回阿姆斯特丹后,阿姆斯特丹立刻陷入了狂欢,举行了盛大的烟火表演。

而在烟火表演中,本来因为与威廉四世和安妮公主有较好私人关系的作曲家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拒绝为荷兰人创作任何庆祝歌曲,并且认为荷兰人背叛了英国,愤然离开前往伦敦。

不过荷兰人并不在乎。

对大部分荷兰人来说,法国人不再进攻、不再占领荷兰,这本身就是一场值得庆祝的大喜事。在这种大喜事的日子里,多一首乐曲,不过是锦上添花。

既然这种事是锦上添花,那么谁是雪中送炭?

自然,不是法国人。

仅就这件事而言,雪中送炭的,当然是做保人和调停谈判的大顺啊。

而且,就在布鲁塞尔谈判的消息传来后,大顺这边的人,以大顺官方的身份,购买了一批粮食,拿出大顺赈灾发粮时候的组织能力,发给了几个大城市的荷兰百姓,狠狠地刷了一波好感。

这一点康不怠心里想的很清楚。

荷兰这些连粮食涨价都承受不住的底层百姓,想都不用想,肯定没有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也肯定没买过东印度公司发行的债券。

东印度公司倒闭,对他们来说,若有人引导自然是仇恨,若无人引导那就那么回事。

关自己屁事?

而那些真正的金融家、银行家、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们,只需要告诉他们大顺将与荷兰合作,他们仍有入股的机会,他们自然也会忘了之前的仇恨。

唯独是哪些人大顺已经得罪死了呢?

自然是那些中产。

家产不是很多,没有到金融家和大商人的地步,但是当年也买了一些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或者债券。

这些人已经被大顺得罪死了,怎么讨好也没有用。既然这样,那就干脆不敢。

花点钱买粮食,刷底层的好感。

合作一起走私,刷金融家和商业资本的好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