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四章 威望(上)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鲸侯认为,无论怎么看,荷兰人的经商天赋,都是不够的。”

一句话,让在场参与谈判的荷兰摄政委员会成员、联省议会议员、前东印度公司绅士们面面相觑。

荷兰人不会经商?

被称作是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没有经商天赋?

这不是在说笑吧?

康不怠丝毫不顾这些人的面面相觑,笑道:“鲸侯说,荷兰人不过是把握住了时代的浪潮,风口之上,一头老母猪都能飞到天上去。”

“荷兰人的吝啬、见小利而忘大利、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久的利益,这都是公认的。某些时候,这是优点。而某些时候,这就是缺点。”

“从巴达维亚以及爪哇问题,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从荷兰连连战败、甚至在七十年前法荷战争期间裁军裁撤海军等等事情,都能看出这一点。”

“以最简单的来说,巴达维亚的蔗糖问题。”

“东印度公司在盲目扩充蔗糖产能的时候,是否意识到西印度群岛制糖业的兴起?是否意识到欧洲各国严重的关税保护主义?是否意识到大量的、廉价的、背后有祖国的一群人,在糖厂被压榨的危险?”

“还有当年的对华贸易问题。这么大的事,东印度公司董事是否派人研究过中国的政治体制?宗教文化?经济类型?而选择了最愚蠢的试图开战来要求贸易的做法。”

“还有鸦片问题。在天朝下达了禁止鸦片的法令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售卖鸦片,而是悄悄地由第三方售卖;葡萄牙人用土耳其的鸦片,作为最大的鸦片供应者,也是寻找当地的天主教徒作为媒介。唯独荷兰东印度公司,却大张旗鼓明目张胆地以公司名义来销售鸦片。”

“还有茶叶问题、香料问题、巴达维亚中转问题、平山常陈事件中的行贿问题、波斯的货栈经营问题……种种这些问题,都可以看清楚一件事:即荷兰人根本没有经商的天赋,只不过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把握住了时代的浪潮。”

“就像是蒙古人曾经短暂地成为最广阔的帝国一样。如今却不会有人认为他们是最善战的民族。”

“所以,中荷贸易,由天朝这边进行前期的监管,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贸易。”

这是个简单的偷换概念。

很多缺点,是商业资产阶级的通病,并不是荷兰所谓的“民族性”的问题。

但是,偷换概念来说,也没错。

因为,荷兰是商业资产阶级最早兴盛起来、并且最早控制国家的,他们的通病,表现出来,就像是荷兰的民族性问题。

另一部分缺点,是荷兰自身的地域、国土、外交、宗教等环境造成的。但这些,本身就可以说这算是民族性了。否则,一个民族刨除掉地域、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的影响,这个民族就剩下干巴巴的血脉了。

康不怠转述刘钰的评价,只说荷兰人根本没有经商天赋,出于荷兰的民族情感,听着肯定不舒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