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 妄想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时候咋办?

这事儿,本就不是正常的生意,是和朝廷挂上钩的买办,你说不干就不干?

你不干了,那朝廷负责这个事的官员怎么向朝廷交代?你不干了,牵扯的人可多。

这也不是股份制公司,觉得行情不好,提前就把股票都卖了兑换现金。

到时候,要么使钱行贿,请求朝廷放了他们吧,找别人吧;要么就是把自己之前赚的那点家底都赔进去。

在场的这些商人,一般情况下,都不愿意碰这种事。

而且,但凡是朝廷特许的买办,一旦朝廷用钱,是有捐助义务的。

这一点,里面有一个大家默认的道理:就像是盐商,朝廷给你垄断的机会,让你赚钱。但朝廷缺钱的时候,也得从你们身上抠。

故而松江府的这些商人,真不是很喜欢碰这种事。这些年松江府的商业氛围,也让他们更喜欢股份制的合作模式。

如今漕米这事,虽说和当年买铜还不一样,可终究让他们有些不安。

一旦沾上,日后就容易有麻烦。

毕竟这玩意和铜还有一点一样。

铜,最多少铸点钱,凑合着用,实在不行发宝钞。

漕米,关系到京城,关系到朝廷稳定,真要是漕米出了岔子,可就不是跟买办铜料似的赔点钱的事了。

然而这里面的利润,也着实让他们眼馋。

均价一两二一石的大米,怎么看都能赚上一笔。

而且,还能在南洋圈一些土地,日后白赚了几万亩的土地。

米价贵不贵的,他们心里是有数的。

南洋米大概是什么价格、以及米价有时候为什么会贵,他们心里也清楚。

从南洋把大米运到天津港口,对这些已经开始参与西洋贸易的人而言,和去趟日本区别不大,而且还是长崎直达航线开通后的日本。

刘钰说的也很透彻了,朝廷不希望把这笔钱给小农,也不想搞小农模式,因为管起来麻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