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九章 无用功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出了事,镇压就是,除非是自己贪赃枉法激起的民变,否则朝廷不会因为有民变就治罪的。

但如果鸦片贩子的这番话闹得人尽皆知,他作为广东节度使,就得公开上奏以自保,免得将来真出了事,就要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把这些“风言风语”上奏。

可这么搞,自己就相当于被那些要搞刘钰的人当枪使了。

关键是看皇帝的态度,现在显然是支持刘钰的诸多贸易政策的,到时候真要是把问题归结于朝廷的贸易政策上,这就是打皇帝的脸。

虽然不是他这个广东节度使打的,但他牵扯进来,将来皇帝看了心里也必犯膈应。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私下上奏提一提这事,朝廷直接派人去查办,看看民情是否严重。

若能防患于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也圆了皇帝面子。

因为这件事是无解的。

真要是出了事,难不成朝廷再把松江府关了,挪回广州?那大庾岭商路的这些人的生计解决了,松江府延伸出的商路的人不是还要出问题?

闹起来之后,最大的结果也就是让皇帝脸上无光,借机攻击一下刘钰。广东节度使想的明白,要想办,皇帝早办了。既不想办,这时候拿这个说事看似是在攻讦刘钰,实则就是在抽皇帝的脸。

到时候就算自己没有这心思,皇帝也多半怀疑,自己这个广东节度使是不是故意掺和进来、故意把问题搞的大家都知道没办法假装不知道的?那可就黄泥巴掉裤裆里,说不清楚了。

本身,查鸦片这个事,皇帝已经足够安抚广东节度使了。

查的是澳门,但抓的大量的人都是广州城的。真要是皇帝生气了,这不是现成的理由吗?

你个广东节度使是干什么吃的?在你眼皮子地下走私鸦片、贩卖人口,你都看不到?

广东节度使心道,鬼知道陛下知不知道商路改变引起的问题。这要是根本就知道,不想闹的不好看,也舍不得花钱解决,我却来揭皮,这不是不开眼吗?

至于刘钰这边,他劝刘钰的这些话,按他的理解,就是“君子欺之以方”。

倒不是说欺骗,而是和君子可以讲道理,讲大义。

虽然朝中很多人反对刘钰,但就其人品,大部分人内心其实也认可他是个畸形的君子,算是一个求道践行的人,只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抓着他想要干正事的心态,就可以用为了干正事来说服他。

是以他说服刘钰的思路,总结起来其实就还是:国公要办正事,固然要防备小人背后捅刀,但现在捅刀并无意义,所以一切为了办正事,剩下的就不要深究了。深究下来,会影响办正事。

待其说完,刘钰只是笑了笑,心道这等狗屁倒灶的事,我也真是懒得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