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痛恨鸦片贸易,但现在看来,问题不大。
千余箱的销售量,想要禁绝非常容易。海关自主权和舰队巡航权都在大顺自己手里,只要严办,最多也就是更小规模的,出不了大问题。
本来面对英国人心态就轻松,现在法扎克莱又是这种主动认错的态度,刘钰对自己布好的圈套,信心十足。
所谓圈套,其实就是大顺之后既定战略的一部分。
即印度的“上党归赵”计划。
这个计划有三个关键点。
首先,便是让北美的价值提升,让法国有动力在北美投入更多的资源,使得美洲天主、新教、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甚至可能将来的中文,乱成一锅粥。
这个关键点,通过人参贸易、以及大顺没有封禁东北导致本土人参基本灭绝的历史因素,解决了。
人参现在这么贵,可不是他的功劳,而是大顺的明末ptsd导致的历史必然。疯狂移民东北,就那点人参,哪够挖的?挖没了,可不西洋参价格就上来了嘛。
他也就是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叫人写了论文,说明西洋参不是来自南洋炎热地,也是来自辽东苦寒地的,所以温性凉性之前是啥就还是啥,功效一样。
这就使得法国在确定无法同时在亚洲、加勒比、北美、非洲发力的时候,不得不选择战略收缩,放弃一些战略方向。
然后,就是印度的英法之间的力量对比问题。
杜普莱克斯是有能力的。
他的土兵计划很不错,他对印度中央集权集权崩溃后藩镇林立的现实也有清醒的认识。
甚至,法国在印度的军队,也真的比英国能打。当然,仅限陆战,海军一言难尽。
虽然前期因为制海权的原因,法国先胜后败,在印度不占优势。但反过来,英国也确实没啥能力攻城,尤其是不靠海无法得到海军支援的法国堡垒。
欧洲马上就要停战了,那么怎么才能让法国人觉得,英法在印度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然不值得在印度浪费更多精力呢?
那就需要英国增强在印度的力量。
最后,就是问题已经发现且分析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怎么让英国增强在印度的力量呢?
答案就是让英国东印度公司感到危机,让他们不得不考虑,假设大顺在将来真的断绝了贸易之后,以现在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方向来看,怎么才能保证公司不会如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崩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