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二章 绑定(下)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徐亨赶忙端起茶送服下去,又轻敲了几下父亲的后背,待喘匀了气,徐涛顺了顺道:“国公和蔼不假,但要说妇人之仁的那种心善,我是一点没见到。都觉得他不怎么爱杀人,但他是从罗刹打到西域又打到南洋的,这话就说的没谱。”

“不说战场杀人,只说这贸易上的事,日本如何了?荷兰偌大这么个快两百年的公司,被他不声不响地弄没了。便说国内的,运河百万漕工、大庾岭十几万脚夫,两淮数十万百姓下南洋、几万南洋唐人迁锡兰,都是谁一手造成的?”

“他倒是真的不靠自己这样那样的关系、官场去杀人,甚至他都从没有对单独一个人下过手。”

“但他常说一个词:路线。”

“我不太懂这个词,但大约也能明白。”

“什么叫路线?是坐在海关收钱、还是走出去贸易?是长痛不如短痛迁南洋,还是君子远庖厨任两淮灾死为常?”

“这,大概就是我理解的路线问题。”

“别走错路,跟准他。”

“国公到底要走什么路,我自然不知。但现在,我可以确定一件事,国公肯定要对英国人下手,因为鸦片这件事上来看,这和他之前对日本人做的几乎一样。”

“明白这一点,你便能明白很多事。不明白这一点,你就要成为国公说的那种‘被时代淘汰’的人。”

徐亨赶忙应了,却又道:“父亲想的虽有道理,但今天国公的意思,似也只是说要扩大走私。父亲这么想,是否有些过于‘激进’了。这对英开战,非比日本、荷兰,耗费巨大啊。”

“儿子也知南洋地理,英国只有明古鲁一处,于本朝又不甚重要。至于英国,与那欧洲尚无陆路可通,其远在数万里之外。”

“这打日本,需得登陆岛上,而进至其国城。英国如此远,恐似……”

对激进这种新学里的新词,徐涛这老者也已经是见惯不惊。

不过对儿子形容自己的想法过于激进,他倒颇为不屑,反倒觉得儿子保守。

在儿子说了好些这个理由、那般困难之后,徐涛只问了一句话。

“走私、走私。你哥哥也是干走私的,人家不让走私的时候,怎么办?”

“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咱家是经历过这种事的,比他们更明白。”

“把走私,弄成合法的,才不会出你哥哥被打死那样的事。走私怎么变成合法?”

“看看日本就知道了。打一仗,然后就合法了,就不是走私了。”

“你见过国公做什么事,喜欢被人捏着卵蛋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