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这个东西很特殊,都买得起丝绸了,还差加点钱买点质量更好的中国生丝的织品吗?
贵族要的就是个面子。他老婆穿这靓丽的洁白纱,自己老婆穿的黑不溜秋的本土纱,那也丢不起这个人啊,也不是买不起。
法国重商主义学者给法国出的主意,是不买中国丝,这样既盘活了本国的生丝业,也能防止白银外流。
但理论上是这么回事。
实践操作下来,则是不但没盘活本国生丝业,反倒是本国的高端丝绸织造业也差点完犊子。
这些明星产品,大顺这边是信心满满,觉得肯定行。连有低端替代品的丝都是如此有恃无恐,况于其他的?
大顺这边主要在意的,还是棉布贸易。这东西确实有竞争,而且还是你死我活的那种竞争。
因而希望走私贩子集团们,能够帮着大顺打开棉布的销售市场。
荷兰国的市场倒是好说,荷兰本地也没啥工业能力了。
被行会和工业资本视为救星的执政官被赶走了,现在商人资本集团和摄政才是掌权的,反正都是买,自然是买大顺的棉布。
但荷兰的市场终究还是小了点。
法国那边,出于外交上的战略利益,大顺也暂时不准备往法国走私棉布,不能见小利而忘义。
肯定就只能可着英国这边猛薅了。
荷兰的走私集团在看过货之后,则是一口答应下来,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将走私棉布这种事做大做强。
但是走私贩子也希望大顺这边能够主动适应欧洲走私市场的特殊情况,并给大顺这边出了个主意。
走私贩子举了个例子,就说中国的货币,主币是白银,辅币是铜钱,那铜钱能不能造假呢?
大顺这边说肯定能,但抓到要杀头。
荷兰走私贩子就问,那如果多加铜,造的和真的一样呢?
大顺这边就说,造的和真的一样,也根本不赚钱啊。造假的目的就是多加便宜的锡、铅,造的和真的一样的话,赚什么呢?
荷兰走私贩子却说,这假的铜钱,你们造不出来真的。那假的英国允许的款式棉布,你们也造不出来吗?或者说,你们造出来的难道不是质量一样,但成本比他们允许的那种款式的棉布更便宜吗?
把假钱,造的比真钱还真,含铜量一样,那怎么能查出来是假还是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