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九章 少不入川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也明白刘钰说的意思。

他们能够在四川站住脚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而川商对贩盐一事尚不手熟。”

之所以他们能够手熟,因为他们之前在两淮贩盐。

他们是两淮盐业的竞争失败者。

就像陕西商人之前自己和刘钰说的那样,一些西洋诈术骗术,都是先在东南流行。等着东南的人不好骗了后,拿到北方和西北西南,也就很容易骗到很多人。

这就是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陕西商人在两淮商战中一败涂地,但在贩盐上,打不过徽商,那还打不过川商吗?

作为此时全天下第二精通贩盐的商人团伙,打不过第一很正常,排后面的打起来还是颇为容易的。

而刘钰的意思,是说让他们的继承人,家族嫡子们,出去看看,不要这辈子就只会卖盐了。

再往内里说,如果说只会卖盐,这么说也不对。

而是说,如果没见识过别的、不开眼看别的产业,盐业是有尽头的。

到了尽头之后,赚的钱用来干啥?

吃?喝?玩?乐?

这些,花几个钱呢?

能垄断食盐业的,就可劲儿花,能花多少?

赚的大量利润,在不懂其余行业的情况下,必然会流向三个方向。

买地。

放贷。

科举——既包括苦读,也包括捐钱给朝廷换功名,大盐商要买的话,一般十万两银子起步。

这种捐是要看准时机的,比如闹灾了,这时候咔嚓一下捐出十万石粮食,朝廷不给个统治阶级入门券能行吗?

广义上说,买地、放贷,也属于工商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