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死与复仇(三二)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的数据没错,确实是低,但实际上是“无能”,而不是“故意轻税”。

所以,英国拿着自己14%gnp的冠绝全球的税收能力,来思考大顺的战争潜力,肯定是会误判的。

的确,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可正如大顺不可能理解出埃及记的隐喻,英国又怎么可能知道大顺家里难念的经?

英国此时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想和。

且能和。

且政治力量最强的那群人想和且能接受和。

世界是动态的。

英国国内的阶级状况、王室认同、政局稳定这些情况,要是晚三十年,大顺是吓不到英国的,英国肯定会选择豪赌一场海上决战。输了民兵总动员,也不用担心地主喜迎王师。

比这三十年再晚三十年,赶到英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构建,已经到工人站出来反谷物法、搞宪章运动的时候,那大顺就更不可能指望直接谈贸易倾销问题了。

此时英国政坛上的两大势力,不可能知道未来,但却了解现在。

只不过因为托利党党禁导致的辉格党分裂、反对派的崛起,使得英国政坛内部出现了一股奇怪的风气。

为了反对而反对。

反对政府的任何决策,是取得名声和影响力的最佳手段。

正是因为这股风气的存在,使得战争媾和这件事本身,两边的想法基本差不多;但两边都需要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这些条件是谁提出来、是谁背锅、谁支持谁反对、何时支持何时反对的事情上。

和格伦维尔交谈过的皮特,并不知道王党这边的具体动作,但他知道王党肯定会借用中法来送俘虏这件事,制造一些舆论,为推翻现内阁打下基础。

屋子里空荡荡的,皮特把其余人包括仆人,都赶了出去,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他明白,此时的爱国者党,或者说坦普尔家族,想要和他做切割了。并且希望在切割之前,让皮特发挥最后的力量。

承诺就是坦普尔三分支家族和皮特家族的同盟关系还会继续,毕竟都是真亲戚,会保皮特的子女,如果他们足够优秀,也可以让他们从政。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皮特深谙英国的难念之经,所以才能以“大平民”的身份爬到这个位置。当然可能在英国,平民的概念和大顺这边不太一样,和英国的陆军元帅和大贵族加结亲的“平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