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行会的冲突、贸易与本地工业的冲突、包税商与农民的冲突、寡头与贵族的冲突……割裂到无以复加,连国族认同都无法构建,七省彻底碎了。
荷兰政变后稳住的局面,不过是大顺选择合作之后,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凭借经济优势实现了对其余六省的殖民。
荷兰不大。
可英国要这么搞,非要出大事不可。因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北美……这可比荷兰的七省还要碎。
皮特相信格伦维尔的许诺。
也相信格伦维尔选择接过新国王的橄榄枝只是权宜之计。
相信他们家族的合作,他的后代依旧还有从政主导政坛的机会。
但是,他不想留下千古骂名。
也不想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之后,自己的墓碑上被人堆满垃圾。
他不想,或者说,他绝不可能会提出来关税问题。
他是做反对派起家的。
他反对征税,却支持战争,至于怎么征税,他有反对的好名声。
他反对的很多事,赢得了很多的好名声。
现在,他仍旧希望留一个好名声。
不和谈,怎么坚持战争?他不管了,他只是反对投降。
不关税,怎么还国债?他不管了,他只是反对外国货横行。
至于英国现在怎么办,他知道,但他不想去做。
平日狂热开大战,兵败一死报国家。
宁可分裂又赔款,要留名声在人间。
于是皮特针对格伦维尔提出的那些条款,以及对华贸易放开可能招致的后果,写了一篇长长的预言。
不谈现在,只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