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章 凡尔赛和约(七)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们走南闯北,真的见到了北美的广袤土地、见识到了大洋洲的草原万里,也经历过东北的苦寒蚊虫,而且还懂算术。

所以他们相信,五口之家、百亩之田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只不过,他们和儒家的复古改革派所不同的,便是他们还是相信刘钰所描绘的美好未来,这和将来发展工业也不矛盾。

区别就在于,比如刘钰在苏北搞得圈地、盐垦等事,他们就觉得,这事完全可以干的再漂亮些、再温柔些。

比如朝廷若是真如他们设想的那样有个一亿两的收入,完全可以造船,不去考虑盈利,而是把这些人送到扶桑南大洋垦荒。

实在……实在不必复刻对运河漕工、五岭商路脚夫、扬州盐工、苏北盐户的那种残酷镇压。

而且,很多人对于这些事,也是颇有微词的。比如五岭脚夫起义,这事在他们看来,既是把贸易中心从广东转移到了松苏才导致的五岭脚夫起义,那么就该松苏这边得利的大商贾出钱,安置这些人去垦荒才是。

其实,这就是大顺的启蒙运动。

只不过,因着大顺这边,反教会、反宗教、反封建继承法、反贵族等诉求,没那么强烈的需求。

所以表现出的形式,是以一种萌芽的“权利和义务之统一”的思想为主的。

而这种想法的典型,就是围绕着大顺改革绕不过去的贸易中心转移之后,得利者是否应该出钱安置旧商路上的失业百姓所展开的争论。

看上去,大顺参与一战,内部歌舞升平、勃勃生机。

欧洲打的头破血流,连北美东海岸也未能独善其身,唯独大顺这边安安静静。

实则,一战对大顺造成的影响,不比直接几十万军队列阵对轰的影响小。

实学派内部,开始出现了非常激进的思潮——一战打完后,我们怎么办?我们要干什么?

因为,从最开始,大顺的种种改革,走到现在,明眼人都觉得,这一切都是在为这场世界大战所准备的。那么,现在这场世界大战即将打完了,兴国公等那一辈人已经老了,甚至现在也不管太多事只是蹲在山东挖黄河、修道路。

实学派的很多人都陷入了一种说不出的迷茫当中——之前的一切,都看懂了,是为了一战,那么之后呢?

如果说,历史上的法革,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即七年战争的失败,最终爆发。

而此时的大顺,则陷入一种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打赢,但打赢之后怎么办的迷茫中。

大顺这边,自古以来,对这种事,尤其是激烈的变革,是不怎么喜欢空谈的。

王莽也好、安石也罢,激进的变革,是要拿出具体的东西的:地、税、法、钱、政,这些实际的东西,而不是空谈的东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