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细论起来,其实是很有趣的。

给他们打工的人,领到的是工资。

工资,源于他们把酒卖给法国毛皮人参商人。

法国毛皮人参商人用酒和印第安人交换。

而交换到的人参毛皮等,又有很大一部分——毛皮的一部分、人参的几乎全部——是卖给大顺的。

而在大顺买毛皮和人参的人,自然不可能是贫民。

所以,听起来,好像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意思——就像激进派说的那般,这不等于是大顺的富裕阶层出的钱移民?那直接均田征税移民不就得了?

但,这种脱裤子放屁,又不得不脱。这种不得不脱,源于大顺是个封建王朝,完不成激进派设想的那种事。

按照伊里奇的分法,农业资本主义化有两种典型方式:普鲁士道路、美利坚道路。

普鲁士道路,就是封建贵族地主,强行圈占土地,让成千上万的农民持续破产,完成自身的转型。

美利坚道路,就是小农经济、两极分化、自然兼并……但是依靠西部的大量土地,减轻土地兼并的巨大冲击,从而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最终依靠兼并完成转型。

普鲁士道路的基础,是封建贵族、封建法下的人身依附。

美利坚道路的基础,是小农经济、自耕农、资本、兼并、以及西部的土地国有化。

虽然大顺在新益州,又是烧酒、又是种土豆、又是扶植地主转型等等。

但实际上,大顺在这边,走的当然不是普鲁士道路。

而是加速版的美利坚道路,小农经济、两极分化、自然兼并,这速度太慢了,那既然最终目的是完成农业的资本主义化,那直接加速不就行了?

两极分化?太慢,直接扶植。

自然兼并?没意义,大量国有土地是空地,直接给。

小农经济破产,制造工资劳动者?就凭现在新益州的这点人口,等到出现人地矛盾和小农经济破产,那不得猴年马月?不就是缺工资劳动者吗?直接从大顺批量往这边送。

而且,本身自唐末以来,即便同在天下范畴之内,土地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制的情况,在宗藩体系内也截然不同。

简单来说,如果只考虑所有制和人身依附的程度,或者说由此产生的意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