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牡蛎寄生的时候,将士们成功的把村民们房舍重新修整了一遍,趁着土地湿润的时候,也开辟出了一些新田地,等到这些事情都做完之后,牡蛎已经寄生完了,桥梁也已经安置好了。
这些事情在老百姓的口中一传是十传百,很快就传回了京城,百姓们自然是歌颂宸王和宸王妃的功德美名……可是这些话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就不怎么中听了。
他当初让玄千宸去边关,只不过是为了磋磨他的锐气罢了,却没想到还将错就错,让他在路上闯出了这样好的名声!
或许是因为玄千宸实在是有些出彩,让皇帝不得不多防备他几分。
“没想到,他居然有这样的本事,云丞相的女儿,居然还会桥梁建造之术……呵,朕看云丞相恐怕自己都不会吧!”
猛地将奏折丢在了地上,皇帝的脸黑的像炭,边上的大太监瞧见了,只默默的低头捡起折子,讨好的放回桌上。
“陛下,奴才瞧着,百姓们歌颂的,还不是陛下您的庇护,您派宸王出行,不就是为了老百姓么?”
这样的话落到皇帝耳朵里,他脸色才好了一些,这件事情也算是暂时丢在了脑后。
太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是频频叹气。
她忍不住对身边的老嬷嬷抱怨起来:“哀家这个儿子年轻的时候倒是不见他这样。可是现在年纪大了,总是疑神疑鬼的。就连哀家做的这些事情,在他的眼里好像也是为了谋权篡位似的!”
边上的老嬷嬷只能苦笑一声,也不好接话,毕竟是主子们的事情。
不过好在皇帝还是有孝心的,就算不愿意太后的母家一家独大,可对太后却还是敬重的。
就是因为这份敬重,所以皇后这段时日都不敢来招惹太后。
“希望这两个孩子这次去边关的路途能够顺利吧……”
叹了口气,太后的眼底不免有些担忧。
……
桥梁建好之后,一行人很快就带上军饷上路了。
距离边关还有好一段路程,暴雨过后又是烈日,将士们头疼脑热的急病也多了不少,虽说日日都坐在轿子里,可云墨鸢却也忙碌的很。
“怎么回事,这已经是今天见到的第十二个腹泻的将士了。”
云墨鸢将药给了出去,脸上的神色有些疑惑。
外头的紫苏抹了抹头上的汗珠子,低声说道:“王妃,这轿子有避暑的功效,可越到边关,气候越炎热,雨又刚停,闷热的很,腹泻倒是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