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军方(存疑)通过大藏省找来印钞专家到沪上。
二,楠本实隆从华北到沪上,目的不明。
三,山本没有完成任务,却又没返回日本复命。
四,楠本实隆和山本一起在陆战队司令部出现。
“冬……冬……”
轻轻敲打着椅子的扶手,左重有了一个合理的猜测——楠本实隆和山本就是伪钞计划的负责人。
如果真是这样,此事背后透露出很多信息。
首先是日本政府的经济大概率出了问题,军费难以为继,无法支持前线继续发动大规模战斗。
鬼子急于利用伪钞从国统区骗取资源或者收买汉奸走狗,实现以战养战,减轻财政上的压力。
也是,若不是有天大的好处,想让积怨颇深的日本海陆军握手言和,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其次,淞沪会战中日军的损失一定不小,鬼子打不下去了,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摧毁国府经济,快速取得战争的胜利。
要是有其它旁证,这两条推测倒是可以发给金陵作为军事和外交决策的参考,情报分析本就是情报获取的一种手段。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左重在屋里转了转,思考过后确定了一件事,必须搞清楚技术专家有没有到沪上,这事刻不容缓。
林傅一郎的情报不能保证时效性,技术专家也许已经到了并开始印刷伪钞,一旦这些钞票流入市场,那国府就有麻烦了。
法币信誉破产,通货(和谐)膨胀不可避免,粮价快速上涨,前线的将士再爱国,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想到这,他立刻让何逸君通知宋明浩去联络点,接着匆匆离开了云客来旅馆。
当天晚上,左重和宋明浩在北外滩码头的一个仓库接上了头,两人一见面,他就将大概情况介绍了一遍。
宋明浩的掩护身份是货栈老板,认识不少码头上的关系,听完当即猜到了左重叫自己过来的目的,于是出口试探道。
“副处长,您觉得技术专家可能是坐船来的沪上,想通过这条线索调查对方的行踪?”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左重语气肯定:“沪上的铁路网络因为战争断绝,汽车速度慢又不够安全,这就是排除了此人从陆路来沪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