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普通日本工人的月薪差不多是30日元,脑力工作者和低级军官要高一点,6070左右。
再看东京日日新闻呢,一个月25日元,心黑到姥姥家去了,怪不得这条招聘启事登了这么多天。
不过这样也好,没人跟他争夺这个岗位,左重原本打算要是竞争激烈的话,就制造几个小意外。
应聘的人都死了,
工作不就属于他了么。
左重笑了笑继续看启事,应聘的标准倒是简单,小学学历,能够熟练运用文字,最好懂得拍照。
除了最后那一条,等于没有要求,也是,工资低这么低,要是要求再高,鬼才愿意当这个记者。
他琢磨了一下觉得可以去试一试,自己档案有沪上居留民团的审核,特高课的复核,不怕调查。
况且掩护身份里登记的原籍便是东京,家人又全在关东大地震中去世,没有可以调查的关系网。
大地震好啊,解释不了的就往大地震上推就行,上学的学校—地震塌了,关系人—地震砸死了。
关键是除去某些特别的背景甄别,普通警察看到这份资料不会怀疑,毕竟那场地震死了14万人。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个亲朋好友遇难,加上大火烧毁了很多的户籍资料,很多事根本无从查起。
至于熟练运用文字和拍照,更是情报人员的基本技能,这么一看,这工作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哟西。”
入戏太深的左重低声念叨了一句,然后又找了一些招聘启事,准备都去一趟再去东京日日新闻。
他的目的性不能太强,不能让人觉得自己是奔着这份薪水极低的工作去的,这么做不符合逻辑。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身在险境需步步为营,东京站已经没了,这会着急也没用。
就在左重看报纸的时候。
东京,千代田区一座风景优美的日式庭院内,茶庭中有两个男人对向而坐,脸上表情各不相同。
其中一人身穿黑纹和服跪坐在地,差不多四五十岁,面容削瘦,皮肤黝黑,戴了一副黑框眼镜。
另一个年纪稍轻的国字脸中年人坐立不安,面部和脖子上伤痕累累,披着一件无衔的日本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