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幸盛憋着一肚子火,硬是发不出来。
她是同心众笔头,原本是斯波义银带来关东的最高军事长官,统领所有来到关东的斯波姬武士。
就因为她一时好恶,没有控制住同心众内部的分裂。反而让岛胜猛成功自立门户,权柄大失。
这就是她幼稚的地方。
斯波义银作为主君,琢磨的是如何把关东斯波领做大,做强。
山中幸盛要抓紧大权,就必须显露出自己的领导力,把同心众收拾得服服帖帖,成为斯波义银最有力的臂膀。
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机会在她眼前,可她呢?
与岛胜猛不合,主动分离了北大和众。对于领导者来说,放弃权力就意味着边缘化。
岛胜猛抓紧了北大和众,有忠义有才能有部属,斯波义银怎么可能不重用她?
转眼间,她就在枥尾城独当一面,成就关东斯波领代官。
随着北大和众脱离同心众,山中幸盛的价值下降了,但她还没品出味来。
直到这次斯波义银出事,她才猛地惊醒,自己的实力已经远不如坐镇一方的岛胜猛。
没有斯波义银这头猛虎在,山中幸盛就没办法狐假虎威,其他武家也不会把她当回事。
而岛胜猛因为是关东斯波领代官,又占据枥尾城要地,接收近幾姬武士的亲眷移民。
她成了关东斯波势力中,仅次于斯波义银的大佬。
此消彼长,此时的山中幸盛还有什么资格与岛胜猛争锋?这都是因为她的愚蠢,丢失权力导致的后果。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山中幸盛想起初到关东时候,岛胜猛名义上还是她麾下听令一姬,更是心浮悔意。
她看着冷漠脸的岛胜猛,心中恨恨想着,怎么就让其爬到了自己头上作威作福。
忽然间,年少的山中幸盛对权力产生了一丝渴望。
岛胜猛并不知道山中幸盛心中所想,即便知道了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