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偏袒黄皓,以后危险的就是他。
姜维郁闷而出,正遇秘书郎郄正,“大将军祸不远矣,大将军若危,国家随灭。”
郄正跟姜维的处境很像,既不是荆州系,也不是益州士人,算是朝堂上少有的正直之人。
姜维长叹一声,“陛下不听吾言,为之奈何?”
“陛下意志消沉,大将军何必在成都与黄皓周旋?如今汉中门户洞开,钟会、杨峥虎视眈眈,大战将起,正是大将军效命之时,若能战而胜之,或可延续国祚。”郄正说的是延续国祚,而不是恢复汉室。
亦可见蜀国上下普遍悲观。
姜维拱手,“先生所言甚是。”
遂离开成都,前往沓中屯田避祸。
姜维一走,黄皓更加肆无忌惮,无人能制。
刘禅站在黄皓这一边,无疑是在释放某种信号,依附之人更多,蜀国国势日非。
永安。
令狐盛没想到这么快这么轻易就得到了晋升。
几封阿谀奉承的信,两人几年的家当,送上去,就立即得了一个中典军,调入成都,正式成为黄皓的亲信。
现在的黄皓也正是用人之际,尤其需要会带兵之人。
蜀国军制与魏国大致相同,置五军。
前、后、左、右相当于魏国外军,中军置军师将军、都护、监军、护军、典军、参军各一人。
中典军算是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宿卫宫廷。
离开之前,令狐盛宴请永安大大小小将吏。
“多谢都督提拔!”令狐盛无比恭敬的向阎宇敬酒。
没有他的推举,令狐盛也不可能走到黄皓面前。
任何事情,只要找对了门路,爬上去也就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