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则一见秦字大旗,知道秦王杨峥亲至,乖乖开城投降。
南安三十三座坞堡转眼被灭。
陇西也如法炮制。
豪强们虽然在战术上守望相助,但在战略上仍是一盘散沙,各个击破没有丝毫难度。
陇西之战比南安要惨烈一些,此地的豪强无法无天惯了,此次叛乱也是他们先发动起来的,尤其是牛、梁、辛等姓氏,与中原士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时候内部斗争比外部斗争更为惨烈。
但在秦国的泰山压顶之下,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劳的。
一盘散沙的豪强不可能跟秦国对抗。
所以在杨峥下了决心的时候,他们覆灭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坞堡一座一座被推平,陇西豪强们一家一家覆灭。
十几万人口被迁徙至居延、北地、朔方、西海诸郡。
剩下的天水郡,在秦军一路风火连天烟尘滚滚之下,也乖乖的投降了。
杨峥按照承诺,合法的田地还是他们的,愿意跟他们继续生活的百姓也悉随尊便,允许他们蓄养家奴,但所有田地和人口必须登记造册,坞堡必须拆除,私军必须解散。
豪族三代超过一百人必须分家,并且所有子弟,不分嫡系、旁系都享有同等继承土地的权力,也就是推恩令,大田化小田,大宗化小宗。
所有人一体租庸调,没有例外。
在秦军血淋淋的刀子面前,豪强们异常拥护杨峥的各种法令,高度配合,完美展现了豪强的另一面,亲切、友好、恭顺……
杨峥留张辅在陇右主持大局,带着大军回返长安。
陇右只是一次试行,难免有些粗鲁和不体面,不完善之处也非常多。
一个坞堡就是一个封闭的王国。
消息闭塞,什么都是听坞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