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镇抚司和宣义司早就在蜀中掀起浪潮,官府的公文还没下来,蜀中百姓早已急不可待,每天围聚在府衙之外,只等贴出公文,好一拥而入,拿到最好的田。
蜀中的两百四十多万人口若是释放出来,秦国的国力会迎来空前暴涨。
不过杨峥异常谨慎,与谯周、张诏、李密、陈寿、常忌、常勖、寿良等蜀中士人反复沟通,力求得到他们的支持,毕竟若是人口稠密的地区爆发大战,就是玉石俱焚。
“均田制乃大秦之国策,亦为惠民之法,大秦强盛,尔等亦能安享太平。”杨峥说着大道理。
蜀国投降以来,杨峥对蜀中士人异常友善,全部量才适用,蜀中官吏也基本维持原状,只是增加了镇抚司和宣义司。
谯周、张诏、樊建这些大老全被供了起来。
谯周也在下一批平尚书事的名单当中。
这其实也是一场政治交易。
你同意均田,舍弃土地利益,那么大秦会在政治利益上补偿你们。
大家互相妥协,互相成全!
“大秦强盛也是我等夙愿,只要能惠及百姓,我谯氏愿奉大王之令。”谯周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在蜀中也有爱民的名声,不然也不会作《仇国论》,反对姜维频频北伐。
占田制和均田制的优劣,他们这些蜀中精英自然能品出其中的意义。
“谯公果然深明大义。”杨峥击节而叹。
谯周在蜀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汉末郑玄在中原的地位。
桃李满蜀中。
而且谯氏在蜀中本来就是第一豪族。
得到他的支持,蜀中均田的阻力至少去了一半。
其他李密、陈寿都是寒门出身,最大的利益就是跟杨峥绑定,在秦国一展拳脚,秦国强大,他们也会水涨船高。
常忌、常勖则是蜀中另一大豪族常氏出身。
不过,蜀中的豪族还未膨胀到中原门阀的地步。
杨峥重用他们,也是在政治予以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