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亲自扶起,“将军辛苦了,此战大涨我大秦国威,西域十年内,无人敢动!汉有霍去病,孤亦有马将军!”
马循大喜,霍去病无疑是所有将领的天花板。
杨峥接下来一句话,更是让马循喜出望外,“升平虏将军马循为左将军,封罗亭侯,加护军,赏钱三百万。”
两名宦官捧来新式盔甲,铜印、官服、将旗、长剑、雕弓。
杨峥见马循盔甲破破烂烂,上面全是创口和血迹,干脆亲自为他换甲,也算是拍一拍这个猛将的马屁。
新式冷锻甲结合杨峥印象中唐甲的样式,兜鍪、肩吞、掩膊、胷甲、臂鞲、腹吞、捍腰。
裈甲、鹘尾、裙甲、拕泥遴这些下半身的盔甲几个宦官帮忙换上了。
暗红色的甲胄,饰以虎皮豹尾,黑色披风。
威武而生猛,仿佛糅合了中土与草原两种风格。
“将军上马,可让孤观之!”这么一套盔甲,花费巨万,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磨。
铁坊一百多人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才弄出一套。
很多细节当然无法重现盛唐时的工艺,但毫无疑问,比汉魏流行的儒甲、两裆铠、筒袖铠、玄铁甲、黑光甲要强上不少。
三国混战几十年,盔甲兵器都在不断改进,到了四十多年后的五胡乱华时期,具装铁甲、重甲开始登场。
马循翻身上马。
一瞬间,原本嘈杂的受降台顿时鸦雀无声。
初秋阳光下,马循仿佛天神下凡一般熠熠生辉,威武中带着横扫一切敌人的霸气。
看到这幅盔甲,这员将领,就能看到他背后大秦的赫赫军威!
在一个战争决定一切的时代,这种盔甲无疑给了将军居然的荣誉感满足感,也让百姓前所未有的安全。
“大王威武!大秦无敌!”马循激动的振臂而呼。
仿佛一团火星被扔进滚油之中,“大王威武!大秦无敌!”
呼喊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