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没有大炮火药,守城方优势巨大。
汉将耿恭两百士卒坚守城池九个月,抵挡匈奴数万大军,最终十三将士归玉门。
城中有三千精锐,加上周放的五百士卒,还有屯田奴隶、城中百姓,不下万人。
这时代在西北活下来的人都比较生猛。
只要守住第一波攻势,城中军民就会建立信心,接下来就是耗了。
此长彼消,羌胡的士气会越来越衰弱。
一旦进入消耗期,就是杨峥的优势了。
羌胡兵多,同样消耗也大。
“传令,让姜伐野领湟中义从袭扰羌胡后方粮道。”
亲兵飞奔下山,策马向北。
第二日,又有斥候从西北而来,“报将军,羌胡连夜猛攻,三次攻上城墙,张司马、周都尉血战,将贼人赶下城去,比及天明,羌胡折损六千人,临羌军民伤亡九百余人。”
斥候的话虽然简单,但杨峥能感觉出大战的艰难。
但此时此刻,也只能相信张特。
第三日,苦等中,斥候姗姗来迟,身上还沾着血迹,“报将军,杜长史派出轻骑五百,与姜从事的湟中义从袭击敌后,临羌城陷入对峙。”
杨峥长长松了一口气。
临羌城还在,优势就在向己方倾斜。
“归义城、山口城的斥候呢?为何还没有消息?”
临羌城是均势,而突破这两处的任何一处,杨峥就手握胜势。
这也是他蛰伏在小积石山的主要原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不能总被别人压着打。
亲兵急忙下去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