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们通通低这头。
因为苏长歌的事,在没摸清老皇帝想法前,丞相一党谁也不敢先开口。
而苏子由等人则是没必要出言。
毕竟苏长歌已经被赦免,又被拉进宫谈话,足以表明陛下有所偏袒,这个时候静听陛下的处置,才是最稳妥的。
正想着。
太子的声音突然响起。
“父皇。”
“儿臣有事启奏。”
太子开口,百官的目光瞬间汇聚在他身上,眼中满是好奇。
毕竟但凡能坐到朝臣这个位子上的,有几个不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一眼就能看出,太子要说的话,其实就是老皇帝的意思。
政治就是这样。
很多东西皇帝不会亲自去说,也不需要亲自说出口。
“奏。”
老皇帝轻轻颔首。
“诺。”
太子应了一声。
“父皇,昨日楚国公为儒道正意,引动天地异象,乃是天兴大晋之兆。”
“儿臣以为,治国首在于取仕。”
“因此恳请父皇,将太学院更为大晋学宫,设学宫祭酒一职”
“凡我大晋文人,无论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年龄、资历等,只要心存浩然正气,皆可在学宫当中,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太子的声音锵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