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要探求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言论,用名称反映事物,用言词表达思想,用推论揭示原因。
按类别归纳,按类别推论。
自己赞同某些论点,不反对别人赞同,自己不赞同某些观点,也不要求别人。
而此时。
伴随苏长歌的声音响起。
公孙异眸中露出亮光。
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
处利害,决嫌疑。
这才是名家辩者应该做的事!
苏圣不愧是苏圣。
三言两语就阐述了辩者应当为何而辩,真乃千古未有之奇才!
“学生公孙异,今日受教。”
公孙异心悦诚服的拱手而拜,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对一个人如此佩服。
而苏长歌的心思此时却不在他身上。
常言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
百家争辩。
如何争,如何辩,争辩的又是什么?
为了防止百家陷入空谈,这些都需要规矩来限制,但规矩又不能太繁琐。
对此。
苏长歌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雏形。